湯瀟逸並不記得在另一個時期,布爾人有沒有贏得這場戰鬥的勝利,甚至不確定有沒有萊迪史密斯戰役。
但他可以肯定,布爾人絕對沒有俘虜一名英吉利中將的戰績。
一名中將、前線軍事指揮官,絕對的高級將領,最少是整場戰爭某個方向的軍事主官。
他被俘了,基本證明在某一戰爭方向上的徹底失敗,當這人還是英吉利中將的時候,一定會被大書特書。
怎麼說呢,就像阿美利卡的中將在轟炸索馬裡的時候被當地民兵俘虜了一樣。
所以,這是蝴蝶效應的一部分。
“不會是我給的火炮發揮了作用吧?”
湯瀟逸翻看著各種報道,不過卻沒什麼有用的信息,
“我給的都是小口徑火炮,攻城戰用處不大,應該不是我吧?”
“早知道布爾人這麼猛,當初就該搞一些大口徑炮過去,也許他們能打到開普呢。”
……
其實湯瀟逸已經猜到了真相。
萊迪史密斯作為英吉利一塊殖民地的最重要城市,建設時就考慮了軍事問題。
57毫米火炮,並不能對英吉利的堡壘工事造成卓有成效的傷害。
但給布爾人支持的不止湯瀟逸呀!
“你是說,布爾人至少擁有一個120毫米野戰炮連,裝備的都是克虜伯野戰炮。”
“他們還有三個炮兵團的其他火炮,主要裝備也是格魯森和克虜伯生產的火炮。”
“萊迪史密斯之所以失手,是因為敵人的炮兵火力清掃了外圍堡壘,倉促間守軍才失手萊迪史密斯?”
索爾茲伯裡一邊重複得到的情報,一邊輕輕的敲著桌子思考。
哈克神情凝重的點點頭:
“是的首相,最新的情報顯示他們有超過一百門大炮,數十挺加特林轉管機槍。”
“他們的火炮大多是德製火炮,但我們隻能確定德意誌帝國向布爾人提供了三十門火炮,其餘的我們暫時沒找到證據。”
“他們的重型野戰炮可以輕易擊碎堡壘,中小口徑火炮的密集火力也能阻隔兵力調動。”
“他們也是用這種戰術,憑借情報優勢,快速打贏了萊迪史密斯戰役。”
“一起的特征都在把布爾人背後的支持者指向德意誌人,但這太巧了,我並不認為德意誌帝國會給布爾人這麼大的支持。”
“如果德意誌人有理智的話。”
“所以我們懷疑,這背後是法蘭西人在操縱。”
推導過程成立,但結局卻非常意外……
好吧也在意料之中。
索爾茲伯裡停止了敲桌子,看了一眼歐洲地圖然後點頭:
“我們已經封鎖了海上航線,但布爾人仿佛沒有遇到狗品問題一樣。”
“他們一定能從臨近國家得到補給。”
“不是德意誌,就是法蘭西。”
德意誌的殖民地直接和布爾人的勢力範圍接壤,而法蘭西在非洲的影響力也很不錯。
索爾茲伯裡也認為是他們其中之一。
德意誌人是方便,法蘭西人是不方便也會強行方便。
就像英吉利也會想辦法給法蘭西下絆子一樣。
哈克眼神陰鷙:
“首相,不論是誰,我們現在都必須做出反應,強烈反應。”
“戰場上,喬治中將深陷敵營,我們也需要儘快進行營救,不能讓一名帝國中將長期被布爾人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