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多少錢,拿著這個,去找法蘭西人,然後拿著法蘭西人的合作方式,去找英吉利人。”
“多的不說,幾億兩投資或者貸款還是能弄出來的。”
“不要怕借錢,反而要多多益善。”
“另外,軍費結餘我也會撥給你。”
“還有什麼發行債券、股市募集,什麼都行。”
湯瀟逸不在乎融資隱患大點,哪怕是地雷他也敢吃。
因為華夏帝國體量夠大,又在進行著工業化這個把蛋糕做大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因為有足夠的利益,隱患會被壓下去。
而還等不到隱患爆炸,等那場席卷歐洲的戰爭到來,這些隱患就能輕鬆解決。
雖然湯瀟逸並不讚同“一切問題都是經濟問題”的斷論,但許多問題確實可以歸結到經濟上。
剩下的就是分配了。
這就不多說了。
也不怕英吉利和法蘭西不肯給錢。
因為華夏帝國工業化的階段,他們來貸款投資,肯定是賺錢的,資本沒道理不賺錢。
另外,通過投資、貸款來影響華夏帝國,讓華夏帝國站在他們一方,也是一個可行的選擇。
法蘭西在沙俄帝國就是這樣做的。
而英吉利,在布爾戰爭結束後甚至還沒結束,就已經決定同法蘭西和解,應對來自其他方向的挑戰。
…………
“總統先生,檀香山軍事基地的建設資金為什麼還沒到賬?”
“工廠和碼頭用地都已經收拾出來了,軍營正在建設。”
“但到現在,應該離岸的船隻還在西海岸等著裝載貨物,卻被告知貨物尚未抵達,也沒有支付定金。”
“難道是計劃取消,而沒有通知我這個海軍部長嗎?”
西奧多怒氣衝衝的進到麥金萊的總統辦公室。
這個怒氣不是裝的。
為了他們翻身的最後機會,他這些天不在華盛頓,而去了聖弗朗西斯科,直接指揮各項調動。
像派遣軍隊、招募人手、建築招標等等,他都親力親為。
因為隻要計劃成功,他便能挽回一切聲譽,延續政治生命。
而一旦失敗,便輸的一無所有。
他辛辛苦苦的乾了那麼久,結果底下人不乾了,告訴他白宮沒付錢。
他不理解,他和麥金萊可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呀!
這不,他坐了一星期火車殺回來了。
“西奧多,你怎麼回來了?”
麥金萊沒生氣,或者說沒生西奧多的氣,
“國會駁回了特彆稅法,也不同意加發債券,除非我們將計劃遞交國會,不然他們不同意討論這些事。”
西奧多懷疑的看著麥金萊:
“總統先生,我們應該還沒到拿不出一個軍事基地建設費用的地步吧?”
戰爭開始前已經發行了債券,募集了一億五千萬美元,這已經不少了。
而打到現在,雙方目前為止雖然鬥了兩次,但規模並不大。
錢肯定是沒用完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