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細細把幾本奏折看完,沉吟半晌。
“愛卿意下如何?”天可汗甚是躊躇,語氣間滿是豪情。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嶺南有此成就,陛下慧眼識珠,用人得力。”杜如晦笑道。
“愛卿,那這個呢?”天可汗又指了指粉條。
其實杜如晦看完奏折,再瞥到那盤粉條時,早已猜到跟粉條有關。
不過沒看到河南道、河北道的霜災,他隻聯想到關中蝗災。
“這便是嶺南粉條?”杜如晦拿起粉條打量,不住點頭。
確實是好東西,不過拿去賑災不太合適,造價高,耗損大,要不了幾天山野間便能挖得空空如也。
“是!在嶺南賣三十文一斤!皆是富人所買。”房玄齡道。
“三十文一斤?”杜如晦定定看著房玄齡。
倆人配合默契,一下就聽出話裡的意思,老夥計沒打算拿這去賑災。
“克明,這裡有河南道、河北道奏折!”房玄齡遞過兩道奏折。
杜如晦慢慢看完,肯定道,“玄齡是想用粉條置換成陳米賑災?”
“嗬嗬,不謀而合!”房玄齡笑道,“克明意下如何?”
“此計甚好!”杜如晦想了想道,“隻是不宜由朝廷出麵!”
“大善!朕與房愛卿亦是此意!”天可汗大笑,沒想到君臣三人都想到一處了。
朝廷出麵,世家們立馬捕捉到不同,故意壓低粉條價格,抬高糧價,賑災糧籌集困難,且成本增高。
若由嶺南那邊的商人一路售賣到各州府、京城、富庶的江南。
即使有世家知道原料為蕨根、葛根等,也不怎麼在意。
嶺南商人將粉條所賺錢低價采購各地陳米,悄悄運往河南道、河北道,廣開糧鋪,限量供應,抑製當地糧價上漲。
這事兒要做的神不知鬼不覺,不能讓世家察覺朝廷在背後做推手。
不然聯合起來操控河南道、河北道糧價,到時又得餓死多少百姓。
現在發愁的是如何遴選嶺南道商人。
商人見利忘義,如此巨大利益麵前,有幾人能保持初心?
且要有足夠強大的心智對抗世家,完成得好功成名就,一戰成名。
完成不好,身敗名裂,弄不好被世家大族剿滅,從精神到肉體的消滅。
君臣三人歡喜過後發愁。
大張旗鼓派遣官員都沒這麼難,這個主要是不打草驚蛇,繞過世家大族的乾擾。
朝廷沒有那麼多的錢糧賑災,這次災情麵積廣,持續時間長。
粉條這個新吃食正好能在各地低價置換出陳米,操作得好,可讓朝廷以極少代價賑災百姓。
當然這其中不可避免的觸動到世家大族的利益。
“陛下,看馮詡、韋叔同、李伯淹三人奏折,雖然收到時間有差異,想來他們是商議後上報的,估計他們也看到粉條價值,有意讓朝廷向大唐子民推廣。”
房玄齡仔細琢磨三人的奏折,內容側重點不同。
可是韋叔同、李伯淹去了嶺南道,第一時間不應該去見嶺南道最高行政長官馮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