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b那是因為沒有料到,這是我的成名作。文章每篇不到500字,文體是小說細節、散文結構、詩歌語言、雜文議論的結合,屬於知識散文與知識雜文類,也屬於科學小品、美學小品類,出版後,江城圖書館作為當代雜文、散文集收藏。
當年,我用鋼筆寫的《奇石與欣賞》的書稿,由出版社推薦給當代著名學者、詩人、書法大家吳丈蜀題寫書名。吳丈蜀是荊楚省文史館館長、書法報社社長、華夏詩詞學會副會長,他治學十分嚴謹,不肯答應,表示看完書稿再說。
誰知他看完書稿,連聲說:“奇人,奇書。”他親自題寫書名並題詩,還在《經濟日報》《四川日報》等報紙發表評論《奇石奇文奇書》。江城工業大學常務副校長兼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社長陶景洋教授,見吳老表態,十分重視,擔任《奇石與欣賞》主審。
《奇石與欣賞》出版後,荊楚省科普作協、江城科普作協與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聯合召開《奇石與欣賞》研討會,江城電視台在“江城新聞”節目中播出專訪報道,中央電視台科技之光欄目做奇石專題片采用了《奇石與欣賞》的內容。
《荊楚日報》《江城日報》《文化報》《報》《新聞出版報》《自由談》《中學語文教學與研究》等三十多家媒體刊發了評論文章。其中,評論家陳宏的評介文章《他寫出華夏的新石頭記》發表在《自由談》。
著名評論家、江城大學博士生導師於訓教授認為,這是一本文體創新的奇書,建議他的博士生研讀。著名評論家、荊楚大學院塗懷章教授認為,這是華夏第一部展示石頭大千世界的知識雜文集,亦是關於石頭美學欣賞的知識雜文集。
於是,荊楚江城文化界稱我為“石頭劉”。我雖然是1972年開始發表文章,卻一直有一種陷入平庸的困惑。《奇石與欣賞》於1990年由江城工業大學出版社後,讓我“一舉成名”,給我一種啟示是,與科普創作需要結合創新,這樣,才會有“山窮水儘懷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悟。
以後,我每創作一本書,都要反複調研,進行創新策劃,於是,我的每本專著出版,都會激起強烈反響,這是後話。
沈聰明看見莎白公主、韓瀟、程萍、林燕子,包括齊紅霞都對傻子夢石癡情的樣子,心中的嫉妒心讓他冒出一句話:“這回的國寶都丟失了,據說是李春蘭一夥作案,忘記告訴你們,李春蘭是劉傻子曾經的妻子。”
劉傻子坦蕩地說:“沈聰明沒有說錯,我離婚後與李春蘭在一起生活了一年,後來發現她私下活動,與我主動離開,再後來,李春蘭弟弟盜竊華夏文物,被判死刑,她也作為窩藏犯判處了一年徒刑。”
2000年10月的一天,江城解放公園張燈結彩,第五屆華夏暨國際賞石展覽會在江城市召開。我的賞石散文集《奇石與鑒賞》作為江城市政府贈送大會的獻禮作品,在會上向來自全國各地的參會代表發放。
《奇石與鑒賞》的創作有一段曲折的故事。2000年七一,新聞信息報組織編輯記者與特聘編輯到井岡山紅色旅遊。江城市新華書店章副經理與我參加了活動。章副經理得知第五屆中國暨國際賞石展覽會在江城召開,建議我再出版一本《奇石與鑒賞》,完成他的《石頭審美三部曲》。
從井岡山回江城市後,我來到組委會主任、江城委原副書記王傑家裡。王傑看過我的兩本賞石散文集後,同意邀請他撰寫一部《奇石與鑒賞》,作為展覽會獻禮之作出版。
當時,離大會時間不到三個月,正值酷夏,我頂著太陽到江城中華奇石館觀賞石頭拍照片,熱得滿頭大汗,渾身濕透,差點中暑;晚上熬夜寫作,累得多次流鼻血,好心的朋友們痛心地說:“這麼短時間,要完成一部20萬字的石頭美學散文集,還要通過層層評審通過才能出版,你真是不要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