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得好,我給你們講述是怎樣保護‘南海一號’的故事吧。‘南海一號’是在1987年夏天發現的,但在2003年之前,國家一直未向外界披露有關信息。”海洋爺爺回答。
夢弟夢見自己坐上機器人驕子變成的飛艇,穿越時空,飛到1987年的陽江一帶,他看見一群漁民在邊防隊戰士麵前爭辯:“為什麼不讓我們在這裡打魚?”
夢弟問驕子:“是啊,為什麼不讓漁民打魚呢?”驕子說:“剛剛組建的陽江邊防支隊,接到上級下達的警戒任務,保衛沉睡海底的‘南海一號’的安全。”夢弟問:“‘南海一號’在什麼地方呀?”
戰士剛將一艘漁船勸走,固執的船主不停地追問:“憑什麼不讓我們打魚?”“我聽說過這個故事,一名戰士急中生智,突然說這裡有炸彈,漁船上的人一聽,攔都攔不住,馬上開船溜之大吉。”驕子說。
果然,一位戰士聽到了夢弟與驕子的議論,隨口說了一句“這裡有炸彈”。漁民們麵色驚慌,立即開船撤離。夢弟見狀,笑醒了,他繼續聽海洋爺爺講故事。
從那以後,東平一帶的漁民駕船靠近這片海域時,邊防官兵就會趕過來很有禮貌地說:“海底有二戰時期留下的炸彈,捕魚很危險,請馬上離開。”
16年裡,守護官兵們不斷重複這個善意的謊言,勸說不知情的漁民離開,防止漁船拖網、拋錨,對“南海一號”造成損害。“這艘船在海底躺了多久呢?”夢弟問。
“這是一艘南宋沉船,通過海路向外運送瓷器,不幸沉沒,在海底躺了800多年。”海洋爺爺說。“‘南海一號’這麼大的船為什麼會沉沒呢?”夢弟問。
劉傻子說:“可能與海上風浪有關,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峻認為,對於這艘船沉沒的原因,現在還缺少確切證據。”
“是啊,在這個海域附近,沒有礁石,船體也沒有發生大規模斷裂,不大可能是因觸礁而沉沒。”小聰說。
“有專家認為,南海海域台風等氣象災害頻繁,沉船有可能是受海況影響。潛水員亦證實,古船首尾均有斷裂,桅杆亦折斷,很可能是因為被台風摧毀,船體入水沉沒。”小燕子說。
海洋爺爺說:“也有學者提出,如果是遇到台風而沉沒,‘南海一號’沉沒海底的狀態應該是翻傾。但是,從‘南海一號’沉沒的狀態看,甲板幾乎與海平麵平行,‘南海一號’端坐在海底,說明不是受風浪的影響。”
科學博士說:“陽江自古以來,都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補給站,因而,可判斷“南海一號”是在陽江補給後沉沒的。到底因何沉沒,也許要等待專家考證完古船後,再做事故原因鑒定。”
計算機姐姐說:“‘南海一號’是一艘南宋時期的木質古沉船,整艘商船長30.4米、寬9.8米,船身(不算桅杆)高8米,排水量估計可達600噸,載重可能近800噸。是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宋代船隻。”
小波說:“奇怪,木船躺在海底800多年,難道沒有腐爛嗎?”
劉傻子教授說:“令人驚奇的是,這艘古船,沉沒海底多年,居然沒有被海水腐蝕,船體木質堅硬如新,敲起來‘鐺鐺’響。”
“專家從船頭朝向推測,當時,這艘古船是從中國赴新加坡、印度等東南亞地區或中東地區。”計算機姐姐說。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