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夾河之戰(下)_穿越大明,從靖難之役開始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穿越大明,從靖難之役開始 > 第86章 夾河之戰(下)

第86章 夾河之戰(下)(1 / 1)

雙方明鏡手柄之後,朱棣和眾將在大營中商討破敵之策,經過一天的激戰,眾人都十分疲憊,丘福有些擔憂的說道,“今日突襲南軍後方戰國頗豐,但盛庸定會有所防備,想要出奇製勝,怕是難了”

朱高煦一臉豪氣乾雲嗎,“父王騎兵靖難以來,那一場仗不是敵眾我寡?但還不都是英男而上,以少勝多,如今之勢,哪怕是死戰嗎,隻要能擊敗盛庸,我燕軍也有時機恢複,卷土重來!”

朱棣婷兒兒子的話讚許的看了朱高煦一眼,隨後開口說道,“高煦所言不錯,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擊敗盛庸這二十萬大軍,今日一戰,孤擔心盛庸會在夜裡高出什麼動作,古準備率領幾個親兵到南軍附近露宿,親自觀察南軍動向,南軍礙於旨意也拿孤無可奈何。”

經過白天朱棣親自掠陣一事,眾將也不再擔心,都沒有反對,朱棣見狀便繼續開口,“明日交戰,把那些手榴彈都拿出來,將軍中擅使之人單獨編隊,尋找時機用手榴彈給南軍來個措手不及,或可撕開缺口,贏得戰機。”

眾將聞言紛紛領命,隨著眾人離去,朱棣則帶上自己的親兵,向南軍的大營靠近。

當夜,月色黯淡,天空中隻有寥寥幾顆星星閃爍著微弱的光芒。朱棣雖然一身的疲憊,但眼神卻異常明亮。他率領著十餘人在盛庸營地附近找了個地方露宿,周圍一片寂靜,隻有偶爾傳來的蟲鳴聲。

見南軍大營沒有什麼動作,朱棣便靠在一棵樹上便閉目養神,腦海中卻還在回想著白天那激烈的戰鬥,思索著明日該如何應對。身邊的親兵絲毫不敢大意,警惕地留意著周圍的動靜。

盛庸在收兵之後,也並未放鬆警惕,為了防止燕軍夜襲,他派出了多支巡邏隊伍在營地周邊巡查。就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一支南軍巡邏隊意外地發現了朱棣等人的蹤跡。巡邏隊的隊長心中大喜,這可是立下大功的好機會啊,要是能生擒燕王,那可就是奇功一件。

他趕忙派人回營稟報,盛庸得知這個消息後,也是又驚又喜,他迅速調集兵力,悄悄地將朱棣等人包圍了起來。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下的時候,朱棣被紀綱的聲音叫醒,“燕王,我們被南軍圍住了!”

朱棣剛一睜眼,便發現四周全是南軍的身影,他們個個手持兵器,虎視眈眈地望著自己。身邊的將士們也都緊張起來,紛紛握緊了手中的武器,準備拚死一戰。

朱棣心裡一驚便很很快冷靜了下來,他心中一動,又想到了那道禁殺之旨。隻見他從容地站起身來,引馬鳴角,那清脆的角聲在寂靜的清晨格外響亮,就仿佛對這些南軍士兵的無情嘲笑。

隨後,朱棣便身騎戰馬,朝著南軍的包圍圈行去,眼神中透著一股無畏的氣勢。南軍的將士們麵麵相覷,他們雖然將朱棣等人圍得水泄不通,可真要是動起手來想要將燕王生擒,也不是那麼容易。燕王常年帶兵,一身戰力自是不俗,這位可不是什麼手無縛雞之力的額閒散王爺,萬一燕王拚死抵抗,一旦失了手,不僅大功沒了,可能還要搭上性命。

畢竟建文帝那道旨意就像一道緊箍咒,牢牢地束縛著他們,誰也不想因為一時衝動而丟了性命。就這樣,朱棣如同閒庭信步一般,帶著幾名將士穿過敵軍的包圍圈,揚長而去,留下一群愕然的南軍將士站在原地,呆呆地望著他遠去的背影。

朱棣回到營中,眾將看到他平安歸來,都鬆了一口氣。朱棣看著大家,大聲鼓勵道:“兩軍相當,將勇者勝!昨日之戰,雖有波折,可咱們燕軍的氣勢不能丟。今日,咱們定要與那盛庸再決高下,打出咱們燕軍的威風來!”

眾將被朱棣的話語激勵,紛紛高呼:“願隨王爺死戰,定要大破南軍!”一時間,燕軍的士氣又重新高漲起來,營帳中充滿了激昂的鬥誌。

河就在這士氣高昂的氛圍中,燕軍和盛庸軍再次擺開陣勢,準備決戰。燕軍位於東北方向,將士們個個精神抖擻,眼神中透著視死如歸的決然;盛庸軍則在西南方向,同樣嚴陣以待,他們雖昨日經曆了一番苦戰,可也並未退縮,決心要守住陣地,擊退燕軍。

隨著一聲號角響起,新一輪的戰鬥正式打響。燕軍左右衝擊,如兩把銳利的尖刀,直插向盛庸軍的防線。朱能一馬當先,揮舞著大刀,所到之處,南軍將士紛紛避讓。燕軍的騎兵們更是借著馬的衝力,一次次地衝擊著敵軍,試圖撕開一道口子。

而盛庸則堅守陣地,指揮著將士們有條不紊地應對著燕軍的攻擊。他深知燕軍的攻勢雖猛,可隻要穩住陣腳,憑借己方的陣勢、兵力和火器的優勢,未必不能取勝。南軍的火槍強弩不斷地發射,一時間,戰場上硝煙彌漫,喊殺聲、兵器撞擊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震耳欲聾。

雙方你來我往,互有勝負,戰鬥陷入了膠著狀態。這一打,便是三四個時辰過去了,戰場上到處都是橫七豎八的屍體,鮮血染紅了大地,仿佛給這片土地披上了一件慘烈的紅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都重生了誰還當人 我下凡渡個劫,怎麼無敵了? 都市:殺神無敵,我非池中物 那夜後,瘋批大佬跪哄嬌軟小可憐 功德和陰德 全民求生之前路墨陌 末日遠征 玄幻之無上劍道 都市與烈酒 莫和影攜手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