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渡江入京(上)_穿越大明,從靖難之役開始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穿越大明,從靖難之役開始 > 第103章 渡江入京(上)

第103章 渡江入京(上)(1 / 1)

燕軍在朱棣的率領下,勢如破竹,卻在渡江一事上遭遇了重重阻礙,久攻不下,無奈之下,朱棣甚至已做好了接受和談的準備,然而,局勢就在這時出現了轉機。

朱高煦,朱棣的次子,引兵前來支援。他的到來,讓燕軍原本嚴峻的兵力狀況得到了極大的補充,宛如給陷入僵局的戰局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朱棣見二兒子趕來,眼中滿是欣喜,那原本因渡江受阻而黯淡下去的目光,瞬間又燃起了希望之火。他拍著朱高煦的肩膀,大聲鼓勵道:“努力罷!你兄長的身體雖說有了好轉,可底子終究還是太差了呀。”

朱高煦何等聰明,一聽這話,心中頓時活絡起來。父王的大軍已然兵臨長江以北,隻要成功渡過長江,那京師便近在咫尺,唾手可得。等父王攻克京師,登上那至高無上的帝位,自己身為皇子,又向來深得父王偏愛,如今父王這般言語鼓勵,豈不是意味著,隻要助父王順利渡江、拿下京師,待父王登基之後,那儲君之位說不定就會落在自己頭上!

想到這兒,朱高煦隻覺熱血上湧,渾身仿佛有無儘的力量。他當即率軍加入到渡江作戰之中,站在渡船上,朱高煦情緒激昂,對著身邊的將士們高聲喊道:“眾將士們,隻要渡過長江,京師就在眼前!今日便是咱們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隻要擊退守軍,成功渡江,往後榮華富貴那是自然少不了的!都隨我殺呀!”

話音未落,朱高煦一馬當先,如離弦之箭一般,朝著敵軍衝了過去。燕軍將士們見王子如此英勇無畏,個個士氣大振,紛紛呐喊著,緊跟著朱高煦奮勇拚殺起來。

盛庸奉命據守長江天塹,此前與燕軍多次交戰,本以為燕軍在渡江一事上已是強弩之末,沒了辦法。卻不曾想,今日這燕軍竟好似換了一副模樣,尤其是那朱高煦,身為王子,不僅戰力非凡,而且今日更是一副奮不顧身的勁頭,率眾拚殺得格外凶猛。南軍漸漸抵擋不住,盛庸無奈,隻能退守瓜洲,趕忙重新布置防線。

經此一戰,燕軍氣勢如虹,而南軍那邊,一支水軍部隊眼見燕軍勢大,權衡利弊之後,竟也選擇了投降過來,這讓燕軍的聲勢愈發壯大。

六月初三日,燕軍順利自瓜洲渡江,再次向盛庸的防線發起衝擊。此時的燕軍士氣正盛,而南軍則士氣低落,此消彼長之下,燕軍很快就衝破了盛庸的防線,大敗敵軍,而後馬不停蹄地向著鎮江進發。

六月初六日,鎮江守將站在城樓上,望著城外嚴整且氣勢洶洶的燕軍,心中滿是畏懼。他暗自思忖,如今朝廷敗局已然顯現,況且燕王本就是皇室宗親,自己又何苦為了所謂的氣節,搭上這滿城將士和百姓的性命呢?

想到這兒,他對手下將士說道:“如今燕軍勢不可擋,咱們若是抵抗,恐怕城破之日,便是你我命喪之時,倒不如降了吧。”麾下將士聽了,也覺得有理,於是,鎮江城便放棄了抵抗,開城投降了燕軍。

六月初八,燕軍一路進兵,已然抵達了距離京師金陵東麵約三十公裡的龍潭,並在此地駐紮下來。消息傳入京城,朝野上下頓時一片嘩然,整個金陵城都陷入了人心惶惶的氛圍之中。

朱允炆滿臉焦慮,在宮殿內來回踱步,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那些前往各地募兵勤王的大臣,至今毫無消息,援軍也遲遲不見蹤影,他心急如焚,趕忙召來方孝孺以及幾位重臣問計。

朱允炆焦急地問道:“諸位愛卿,燕軍如今已經至龍潭,京師危在旦夕,你們快說說,這可如何是好?”

一位大臣趕忙拜倒在地,急切地提議道:“陛下,燕軍來勢洶洶,咱們根本無法力敵。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陛下不妨趁著燕軍還未圍城,趕緊離開京師,另尋地方發展,以待日後複興!”

朱允炆聽了這話,並未回應,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方孝孺,問道:“先生以為如何?”

方孝孺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大臣,沉思片刻後,拱手回道:“陛下,城中如今尚有二十萬兵馬,朝廷並非毫無還手之力。依臣之見,陛下應當下令眾將士堅守城池,等待各地勤王之師趕來救援才是。況且,君王為社稷而死,本就是理所應當之事,陛下萬不可輕易棄城啊。”

旁邊另有大臣著急地說道:“陛下,如今形勢實在危急,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要不咱們還是先撤往內地,保存實力,待各路兵馬趕來,朝廷兵強馬壯了,再殺回來也不遲呀!”

方孝孺立刻反駁道:“萬萬不可!一旦棄城而逃,人心必然離散,到那時,這大明江山可就真的要落入燕王之手了。”

朱允炆聽了方孝孺的話,覺得很有道理,點頭說道:“方先生所言極是,那依你之見,當下該如何拖延時間等待各路勤王兵馬呢?”

方孝孺回道:“陛下,可再派朝中大臣以及在京諸王前往燕軍處談判,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也好拖住燕王,為援軍的到來爭取些時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丹神蕭羽 科研從博士生開始 被判無妻徒刑,傅總拿著孕檢單哭瘋 七零後媽,養娃禦夫有一手 都重生了誰還當人 我下凡渡個劫,怎麼無敵了? 都市:殺神無敵,我非池中物 那夜後,瘋批大佬跪哄嬌軟小可憐 功德和陰德 全民求生之前路墨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