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星門之後,那就得劃分收益了。星門的收益新伊甸公國占三成,其他參與建造星門的加盟國一起分剩下的三成,而這筆錢還是減去維護運營星門的收益之後剩下的錢。
星門這種巨型結構,一年的維護運營費用就不是一筆小數目,星門這種巨構可不是遊戲裡那建成了之後除了有人去打否則就永遠都不會損壞的設備,用的時間久了,總會有零件因為宇宙中的高能射線、高能粒子流、星門設施內部的氧氣氧化……一係列原因逐漸損壞、故障,壞了之後就得有專業人員去控製機器人進行維修和更換,這一套流程下來,一年的所需運營費少說也得64億王座幣左右,而這還隻是最樂觀的估值,如果遇到曲率回響現象導致星係恒星爆發高能輻射把星門打壞了,嗬,64億王座幣砸下去恐怕連一點水花都看不著!
拉格朗日銀河裡各個星係都有自己的貨幣,這些貨幣也就隻能在單一星係內流通,比鄰星幣、神聖群星幣這種高價值貨幣也不是什麼勢力都能拿的出手的。因此新伊甸公國的星門同行條件是每支艦隊通過時都需要繳納其中的十分之一的貨物或者是和艦隊內十分之一的貨物等價的比鄰星幣。
中標的一些跨星係建築公司也開始回到自己國家招募足夠的工作人員了,星門建設雖然有人工智能來輔助建造,但是一些必要崗位的工作人員還是沒法省的,也省不了。
那些大公司還想忽悠新伊甸公國也全麵免費共享星門通行權,新伊甸公國又不是傻子,這麼大的鐵坨子建好了之後一點過路費都不要,就讓人免費通行,怕不是在想屁吃。那些大公司隨後則是拉起了一個新的公約組織,這個公約組織裡所有成員都可以免費使用彼此的星門,一看到可以免費使用星門,不少組織都屁顛屁顛的加入了這個公約組織。
星門這就是後拉格朗日時代的霍爾木茲海峽、馬六甲海峽、直布羅陀海峽,星門可是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巨構,誰掌握了這些巨構,誰就掌握了未來,維護星門、建造星門都是需要大量資源的,一句乾巴巴的公約成員可以互相免費使用星門就像忽悠新伊甸公國,怕不是在想屁吃。
其他一些開拓者們建立的組織研究了一下這個新公約組織的條文之後,自然也是選擇不加入了。諾瑪運輸集團、木星工業集團、安東尼奧斯財團、仲裁者委員會財大氣粗,可以不要通行費讓人免費通行,他們這些小卡拉米可不行啊。他們這些人可都是砸鍋賣鐵的前往新星係搞開發的,建立艦隊對抗星係裡的私掠者、建設發展基地、建造星門、控製空間站這都得要啊不少人和錢,最後的建造星門更是得幾乎掏空整個聯盟所有開拓者手裡的資源才能堪堪建成一座星門,建成星門之後這不狠狠收過路費回本,卻要大手一揮不要過路費了讓人免費使用不說,自己聯盟還得每年掏一大筆錢去維護這些建成的星門??這不扯淡呢嗎!
結果就是,一方麵,各大公司之類的拉格朗日銀河裡的大勢力紛紛簽訂協議允許彼此免費使用星門。經常被各大公司當槍使得開拓者們卻紛紛開始讓自家聯盟的星門對其他勢力的艦隊征收過路費,開玩笑,真以為維護保養星門就不要錢了啊!
當然了,那些辛苦修建星門的勢力來錢的肯定也不僅僅隻有收過路費這一種,星係裡的各種龐大的基建設施一旦完善,有的是來錢快的辦法。擁有了星門,這其實和遠古時代地球上擁有優良港口是差不多的。
開拓拉格朗日銀河的貿易市場的任務惠東就直接交給泰拉重工、坎貝爾集團了,至於自己手底下的諾瑪運輸,鑒於這個世界已經有一個諾瑪運輸集團了,那還是在短期內不要碰這個宇宙的土著諾瑪運輸集團的黴頭比較好。
這個宇宙的諾瑪運輸集團可不是什麼真善美的傻白甜,給交戰雙方同時出售自家艦船的事,諾瑪運輸集團可沒少乾。
機械教和泰拉重工的勘探艦隊也來到了拉格朗日銀河的新伊甸公國控製星係進行資源勘探。雖然這些年裡惠東沒少調整自己的金手指,好讓自己的方塊世界裡多添加一些全新的元素和礦物,但是僅僅依靠自己的方塊世界那點資源,肯定還是無法滿足需要的,一個世界的最大高度隻有320米,即便它再怎麼大,它的體積也還是大不到哪裡去。
因此一些沒有辦法搞出對應的刷資源機的礦物,惠東都是讓機油佬和泰拉重工的工人直接就在其他宇宙的資源行星、擁有對應資源的小行星帶、矮行星等天體直接開采的。
一些新伊甸公國鍛爐之主在生產拉格朗日銀河各方勢力委托的曲率引擎時意外發現,這些經由他們之手生產組裝出來的曲率引擎的航行速率居然要比由其他人生產組裝的引擎快那麼一點點。
而在惠東閒來無事自己依照拉格朗日銀河的曲率引擎的stc數據藍圖生產組裝的曲率引擎時自然也發現了這一點,尤其是當自己刻意將一部分開拓命途的力量灌輸進這些引擎的零部件之後再進行組裝時,這些引擎的效率還能更高一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