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老阮所言,林海頓時大失所望,原來聽起來牛逼閃閃的過洋牽星術是這麼回事,完全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霎時間,那一摞做工講究的牽星板也仿佛失去了光環,不就是幾片正方形木板嗎
不過他轉念一想又覺得挺好,這個方法推廣起來容易,誰都學得會。真要計算緯度那還得會三角函數,至少要會查反正切函數表,那不比背針路口訣難多了。
林海是個實用主義者,隻要好用就行,其他管他娘的。就像僧一行號稱測出了子午線長度,實際上人家連地球是個球都不知道,更彆說知道子午線是個什麼玩意了,但這並不影響他製定名垂千古的大衍曆。
君不見,早在四千年前的龍山時代,堯都平陽的先民就建起了氣勢恢宏的觀象台,通過觀測太陽指導農業生產。在這些先民的眼裡,太陽應該還是人格化的神祗,這個認識絲毫不影響農業產量的提高。
何況隻要牽星望鬥的經驗足夠豐富,夥長完全可以做到看星辰定南北。
比如北極星高度角就直接對應地理緯度,都不用像米格爾觀測太陽那樣還需引入太陽赤緯進行換算。也就是說,夥長看到的北極星指數就直接代表了當地的南北,看多了自然就能掌握規律。
林海試探著問了一句:“阮老爹,你可知此地南北”
老阮回道:“當然,這裡往北走一千一百裡就是成山頭,三天後我們就可以出黑水洋,再往西走上小半天就到劉家島了。”
林海看過這年代的海圖,劉家島就在威海衛的海邊,應該就是後世北洋水師的總部機關所在地劉公島。也就是說走黑水洋航線,從崇明到威海隻需要五天不到的時間。
這還是因為甘夫號的航速較慢,三天跑一千一百裡也就是四節的平均航速,而同時代中式帆船的順風航速一般在六七節左右。
一方麵是因為甘夫號體量太大,另一方麵則是由於沙船普遍都跑不快。沙船的平底和方頭都限製了航速,但較高的方形係數也有利於載貨性能的提升,隻能說這是針對北洋貨船這一功能定位的優化結果。
三天後,林海的兩條船出現在成山頭附近。這裡位於膠東半島的最東端,在燕昭王的大將秦開占領遼東半島之前,成山是上古中國最靠東的地方,所以先秦傳說這裡是日神居所,秦皇漢武都曾巡遊至此。
過了成山頭之後,博望號和甘夫號並沒有像老阮說的往西去劉家島,反而是去往東北方向的朝鮮。這是一條前人從未走過的航線,大致沿著北黃海和南黃海的分界線航行,是林海根據地圖選定的一條直線。
明朝去朝鮮的海路是從登州出發,沿廟島群島跨越渤海海峽,然後沿著遼東半島東側的長山列島北上,在皮島北邊的宣沙浦登陸。這條水道曲折綿長,迢迢三千餘裡,而林海這條航線隻需六百裡就可以抵達朝鮮的長山串。
到了長山串之後,再沿西朝鮮灣的海岸線北上,大約兩個晝夜就可以到達皮島。林海的兩條船抵達朝鮮後分開行動,甘夫號繼續向皮島行駛,博望號則留在了長山串附近的大青島。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