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來了德國,董鏘鏘就經常碰到選擇題,有時二選一,偶爾三選一,但最常遇到的還是多選一。
如果是在國內,選大學對高三學生來說是件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事:在老師和家庭的引導下,高考成績好就可以去985、211,成績爛就是普通大專,中間還有二本三本讓人論資排輩。當然,除了成績起作用外,還有學校名頭響亮與否、對專業是否感興趣、離家遠近程度等標準會左右學生選擇心儀的大學,很多人最終會選擇在自己可挑選的範圍內去個名頭響亮的大學,這經常比學什麼專業更重要,畢竟隻有少數人會在畢業後從事跟自己專業有關的事,大部分人最終都會遠離自己的專業,而畢業院校的好壞卻會跟自己一輩子。
如果是去美國,那選大學也不是件困難事。常見的常青藤大學、十大理工名校、十大頂級商學院、十大醫學院、十大文理學院、十大軍事學院等排名體係多如牛毛,但不管選哪個,都有兩個突出特點:精英教育和高昂學費。所以赴美留學生除了要有不俗的托福和gre成績,還要看看自家的經濟實力。因為如果沒申請到美國大學的全額獎學金就意味著要自費留學了。
但偏偏董鏘鏘來的是德國。
德國公立高等院校約有300+所,其中綜合大學100+所,應用技術大學160+所,藝術和音樂院校40+所,每年由各聯邦州自行撥款,大學擁有完整的自主經營權。
跟英美教育體製不同,2002年的德國還沒有所謂的精英大學排行榜之類的東西,儘管德國並不缺少知名大學。比如成立於1386年、以法律和醫療聞名於世的海德堡大學;擁有包括倫琴射線的發現者倫琴在內1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維爾茨堡大學;德國知名度最高的思想家歌德學習過的萊比錫大學;以歐洲活字印刷術第一人古登堡命名的約翰內斯·古登堡大學,至於音樂殿堂級學校就更多了,這種大學雖不是俯拾即是,但稍微認真劃拉劃拉還是能翻出來不少有百年曆史的大學。
美國人按不同維度給不同大學做了分類,其他國家的留學生去了按圖索驥就可以相對輕鬆地找到跟自己條件匹配的學校。但德國大學基本都繼承了德國思想家、教育學家鼻祖威廉·馮·洪堡的理念,高等科學教育機構的主要功能是科學地展開研究工作,推動社會進步,給大學貼標簽、搞排行這種行為既無意義又很無聊。
董鏘鏘不懂教育,但他需要一個選擇大學的標準。如果德國人不提供標準,他就得自己找一個標準出來。
這個問題其實從他讀預科的第一天就開始在他的腦中盤旋,而現在的他早已有了答案。
他的標準很簡單,就是一句話:他能儘快畢業的大學就是他想去的大學。畢竟德國碩士的標準學製是5年,這還是讀的快、考試快的人,花67年甚至更久的人也不在少數,他不想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全扔在讀書上。
他知道威斯巴登是德國中西部的黑森州首府,城市麵積不大,毗鄰萊茵河和陶努斯山,氣候宜人,綠植繁多,早在古羅馬時期便以溫泉多而著稱,所以也是有名的療養聖地。受益於離金融重鎮法蘭克福很近,所以這幾年發展很快。但佟樂樂剛才也說,想讀企業管理學這種熱門專業就要耐心等位,雖然她說一到兩學期一般就能拿到入學通知書,但董鏘鏘之前有過類似經曆,從上預科開始他就去申請漢諾威大學的學生宿舍,但漢大並沒發給他一個號牌告訴他前麵還有多少學生或他還要等多久就能拿到宿舍,而隻會說“很遺憾,請繼續耐心等待”之類不痛不癢的安慰語。想來申請熱門專業也是差不多的待遇。
本來讀書時間就比英美碩士時間長,還要再等個一年半載才能開始讀。萬一中間再有個考試不順什麼的幺蛾子,畢業豈不是得30歲?
天長地久有時儘,此恨綿綿無絕期。
所以董鏘鏘很快就做出了決定。
“那個什麼特裡爾大學在哪兒?是公立的嗎?”董鏘鏘不好意思直接問是不是野雞大學,“不會是克萊登大學吧?如果畢業,國內教育部能承認學曆嗎?”
“沒文化真可怕。”佟樂樂秒懂董鏘鏘的潛台詞,嘲笑後正色道,“特裡爾可是德國最古老的城市,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曆史,地處德國、法國、盧森堡和比利時的四國交界地帶,大學最早就是跟城市一起發展起來的,它的法律和心理學兩個專業在全德高校裡都是數一數二的。”
“兩千多年?真的假的?”董鏘鏘最近讀了太多的做空報告,習慣性地對佟樂樂的數據提出質疑,“德國有這麼古老的城市嗎?那豈不是羅馬帝國時期就有了?”
“我剛來德國時有幸去過一次,城裡有很多古羅馬帝國的遺跡。你沒聽過這個城市很正常,國內很多人都沒聽過。但特裡爾有個名人你肯定知道,而且還是那種在中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名人。”
“名人?誰啊?”董鏘鏘被這番話勾起了好奇心,“不會是愛因斯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