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倆乘車一路顛簸,終於到了徽州城下。她們即與守城的軍兵表明身份。軍兵們一聽是魚老夫人駕到,個個神色緊張又恭敬,趕忙放開城門,其中一個機靈的小兵更是迅速派一兵卒陪同車馬,一路護送著直奔帥府。
再說魚俱羅,自從那天與楊林交戰未分出勝負,楊林便鳴金收兵了。自己回到府中,心裡是越想越不對。“按楊林的本領,明明是可以再打的,卻為何不戰自退?這裡麵定有蹊蹺。”
魚俱羅緊鎖眉頭,在屋內焦躁地來回踱步,嘴裡不停喃喃自語。想到這裡,他生怕有什麼變故,急忙下令:“命軍兵嚴守城池,不得有誤。”
第二天,探馬突然來報說,楊林連夜拔營起寨,兵退六十裡。魚俱羅滿腹狐疑,心中暗想:“這楊林究竟打的什麼算盤?他這一退,究竟是誘敵之計,還是另有圖謀?”說聲:“再探!”探馬領命轉身出了帥府。
過了響午,又有兵丁匆匆來報:“大帥,魚老夫人到!”
魚俱羅聽罷先是一愣,臉上瞬間布滿驚訝與擔憂,眼睛瞪得大大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怎麼也沒想到母親會來到這戰火紛飛之地,一顆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兒,趕忙三步並作兩步,幾乎是飛奔著走出府門。
見到母親那一刻,他的眼眶泛紅,聲音顫抖著說道:“母親,您老人家怎麼到這兒來了?這一路奔波勞累,又危險重重,孩兒心疼啊!”說著便快步上前參拜,雙手緊緊攙扶著母親,又關切地看了一眼妻子,滿臉的心疼與愧疚,然後小心翼翼地把老母親與妻子接進了府中。
入座之後,魚俱羅一臉自責,說道:“孩兒不孝,背母離家來到這裡。這也是孩兒情麵難卻,不得已而為之啊!”
魚母看著兒子,眼中滿是慈愛,說道:“兒啊,這些為娘都知道,隻是如今北齊的江山已經破碎不堪,風雨飄搖,我兒為何還守此殘局,打這不義之仗?自古道賢臣擇主而事,良禽擇木而棲啊!”
魚俱羅聽到這裡,忙問道:“母親,您老的意思是……”老夫人目光堅定,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依我之見,咱們應當立刻獻城歸順。如今局勢明朗,大周興盛乃是大勢所趨為百姓謀得安寧,那豈不是首功一件麼?也能為咱們家博得一個好前程。”
原來楊林退兵,並非是出於戰術上的考量或者有什麼陰謀詭計,而是從禮儀角度出發。楊林深知魚俱羅是個忠義之士,且其母親深明大義。他明白若強行攻打,即便能取勝,也難免讓魚俱羅心中留下疙瘩,更可能讓魚母為此憂心。
所以,楊林選擇退兵,以禮相待,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展現自己的誠意和對魚俱羅的敬重。他相信,以禮動人,遠比以武力相逼更能贏得人心,也更有可能讓魚俱羅心甘情願地歸降,從而實現和平解決爭端,造福百姓的目的。
魚俱羅沉思半響,目光逐漸變得堅定,仿佛下定了決心,說道:“孩兒歸降大周可以!”隨後,他果斷地命人把北齊的旗號扯下,那旗幟飄落的瞬間,似乎也象征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他毫不猶豫地跟著母親的車馬出城,身後的大隊人馬浩浩蕩蕩,直奔周營。
再說楊林在軍中,早有探馬詳細稟報,說徽州城大旗已經扯下,魚俱羅率大隊人馬來降。楊林聽後大喜過望,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興奮地說道:“魚將軍能歸降,實乃我大周之幸!”忙跟伍建章等眾人出帳上馬,急切地前去迎候魚俱羅。
楊林見了魚俱羅,忙利落地跳下馬來,把韁繩隨手交給身邊的兵丁,自己則大步緊走幾步,來到魚俱羅的馬前,抱腕拱手說道:“魚將軍一向可好?今日能得將軍相助,實乃我大周之福啊!”魚俱羅也趕忙下馬,神色恭敬地以禮相還,說道:“楊將軍抬愛,俱羅願為大周效力。”
楊林等人又拜見完魚母之後,即讓人護送魚母入周營。楊林滿心歡喜,提議結拜,說道:“魚將軍如此豪傑,不如你我與伍建章將軍,還有韓擒虎將軍、賀若弼將軍,咱們五人在此結拜為兄弟,今後同生共死,為大周共創大業!”五人當即在眾人的見證下,跪地焚香,拜為了兄弟。
安排一切妥當之後,楊林與伍建章、魚俱羅等人整頓兵馬,前去收複徽州城。
此時徽州城門已經大開,楊林帶兵入城,隻見城內秩序井然。楊林有條不紊地接管軍營完畢,又親自四處張貼安民告示,安撫民眾道:“鄉親們莫要驚慌,大周軍隊定保大家平安!”
黎民百姓得知是大周的軍隊前來,無不夾道歡迎,歡呼聲響徹街巷。楊林又下令,殺豬宰羊置酒,犒賞三軍。歇兵五日,楊林帶兵開始向北進發,目標直指另外一要塞洪州,大軍士氣高昂,一路旌旗飄揚,士兵們個個精神抖擻,喊著響亮的口號,向著勝利前進。
這徽州的地理位置特殊,恰好和南陳緊緊接壤。當南陳得知北周軍隊來到此地的消息後,整個國家從上到下頓時陷入了驚慌失措之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