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這唐朝啊,就像一艘在狂風暴雨中飄搖的大船,安史之亂鬨得是天翻地覆。這時候,在宮廷之中,有一位奇人,名叫李泌,他和唐肅宗之間發生了一係列精彩絕倫的故事,尤其是他那“危言諫肅宗”,就像在宮廷裡放了個大炸彈,可有意思啦!
李泌啊,那可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從小就聰明過人,那腦袋瓜就像開了光似的。據說他小時候讀書那速度,就跟秋風掃落葉一樣快,而且過目不忘,知識那是相當淵博。他和唐玄宗時期的那些個名人啊,關係都不一般。他曾經還在深山裡隱居過呢,就像個世外高人一樣,過著逍遙自在的日子。
唐肅宗還是太子的時候,就和李泌是好朋友啦。那時候,兩人就經常一起談天說地,談古論今,關係那叫一個鐵。等到安史之亂一起,唐肅宗在靈武即位,這李泌就被他的好朋友肅宗給拉到朝廷裡幫忙來了。
這唐肅宗啊,一上台就麵臨著一堆爛攤子。安祿山那家夥帶著叛軍到處燒殺搶掠,唐朝的半壁江山都快沒了。唐肅宗心裡那叫一個急啊,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天天琢磨著怎麼把安祿山那夥叛軍給打敗,把失地給收回來。他每天都召集大臣們開會,商量來商量去,可這辦法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想出來的。
這一天,唐肅宗又把大臣們召集到了一起,在那宮殿裡開起了會。宮殿裡氣氛那是相當凝重,大臣們一個個眉頭緊鎖,都不說話。唐肅宗坐在龍椅上,焦急地說:“各位愛卿,如今安祿山叛軍勢大,我大唐危在旦夕,你們可有什麼良策?”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還是沒人吭聲。這時候,唐肅宗就把目光投向了李泌,他知道,李泌這家夥聰明著呢,說不定有什麼好主意。
李泌站了出來,他清了清嗓子,說道:“陛下,臣以為,如今叛軍雖猛,但也有其弱點。安祿山那廝起兵倉促,所到之處雖占城池,卻未能真正收服人心。我們可以先從穩定後方入手,整頓軍隊,再圖收複失地。”唐肅宗一聽,眼睛一亮,說:“李愛卿說得有理,那依你之見,該如何整頓軍隊?”李泌不慌不忙地說:“陛下,我們可以招募新兵,同時對現有的軍隊加強訓練。還要選拔有才能的將領,讓他們帶領士兵。另外,後勤補給也很重要,要確保糧草充足。”唐肅宗連連點頭,說:“好,就照李愛卿說的辦。”
就這麼著,在李泌的建議下,唐朝這邊開始了一係列的整頓。軍隊的訓練熱火朝天,新兵們一個個精神抖擻,在操場上喊殺聲震天。後勤那邊也忙得不可開交,糧草源源不斷地運來,堆積如山。唐肅宗看著這些,心裡稍微踏實了點。
可是,這唐肅宗啊,心裡還是有個疙瘩。他太想快點把安祿山打敗,把長安和洛陽收複回來了。為啥呢?因為長安是唐朝的都城啊,那是唐朝的象征,洛陽也同樣重要,這倆地方丟了,就像唐朝丟了魂兒一樣。而且,他這個皇帝啊,在靈武即位,總感覺有點名不正言不順,要是能回到長安,在大明宮的龍椅上坐著,那才像個真正的皇帝呢。
於是,有一天,唐肅宗又把李泌叫來了,他對李泌說:“李愛卿,朕想儘快出兵,收複長安和洛陽,你看如何?”李泌一聽,眉頭就皺起來了。他心想:“陛下這也太心急了,現在出兵還不是時候啊!”他看著唐肅宗,認真地說:“陛下,現在出兵,為時尚早。”唐肅宗一聽,就有點不高興了,他說:“李愛卿,為何?如今軍隊已整頓,糧草也充足,為何不能出兵?朕等不及要收複失地了。”
李泌看著唐肅宗那急切的樣子,知道得好好跟他說說,不然這事兒可就壞了。他深吸一口氣,開始了他的“危言諫肅宗”。他說:“陛下,您聽臣細細道來。如今安祿山雖然勢力大,但他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他的叛軍是由各路烏合之眾組成,時間一長,必然會有矛盾。我們如果現在出兵攻打長安和洛陽,就算能打下來,也是慘勝。因為叛軍必然會集中力量抵抗,我們會損失慘重。而且,安祿山在範陽還有老巢,他要是退回範陽,我們很難徹底消滅他。”
唐肅宗聽了,有點不以為然,他說:“那又如何?隻要能收複長安和洛陽,朕就是勝利。”李泌搖搖頭,說:“陛下,您隻看到了眼前的勝利,卻沒看到長遠的危害。如果我們現在急於求成,就算收複了兩京,叛軍退回範陽,休養生息之後,必然會再次卷土重來。到時候,我們又要陷入苦戰,百姓也會再次遭受戰亂之苦。”
唐肅宗還是不太理解,他說:“朕是皇帝,朕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長安和洛陽在叛軍手裡。朕要讓百姓知道,朕有能力收複失地。”李泌一聽,急了,他說:“陛下,您這是為了一時之名,而不顧國家之長遠利益啊!我們現在應該采取迂回戰術,先派一支軍隊去攻打範陽,切斷安祿山的後路。然後,再讓其他軍隊從側麵攻擊叛軍,讓他們首尾不能相顧。這樣,我們可以用最小的代價,徹底消滅叛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