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翀沒理會柳敬誠的不安,繼續道:“借著歧王這事,朕今日倒想說說咱們大淵的爵位製度。我大淵的爵位分為宗親王爵和貴族勳爵兩種,先說這王爵吧!
朕上次出使南唐,發現他們的皇室宗親爵位普遍偏低,說是皇室子孫太多,為防止供養冗費,他們的開國皇帝主動為皇家子孫降了爵位。
而我們大淵則截然不同,大淵立國以來,皇室宗親人人封王,世襲罔替。之所以沒有造成冗費現象,實在是因為皇家子孫稀少之故。太祖諸子,僅太宗與壽王兩支綿延下來,太宗諸子僅世宗有後,而壽王一脈,如今也僅有壽王、慶王二人。可再往下就不同了。如今,代宗皇帝有一子,楚王有三子,魯王有四子,壽王有兩子,且壽王、慶王俱都年輕,未來可期,皇室子孫人丁興旺指日可待。那麼,如此一來,我大淵將來可能也會麵臨當初南唐太祖的問題——冗費!
所以,是否要仿效南唐,對宗室王爵的承襲進行改革,朕想聽聽諸位的看法——哦,不必急著表態,諸位先回去想想再說!
咱們再說這勳爵吧!我朝除了開國四公四侯之外,因軍功而封爵者少之又少。開國四公四侯如今僅剩三公一侯,再加上個項國公,封伯爵者也隻有那麼少數幾位,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勳爵獲取條件頗為苛刻,使得許多有功之臣未能如願封爵。如此,既不利於獎勵軍功,也有違有功必賞的準則。
而另一方麵,一旦獲得爵位則世襲罔替,也容易使得勳爵子弟不思進取,躺在祖宗的功勞簿上睡大覺,或者使庸碌無能、品德卑劣之輩占據高位,比如簡澤、比如謝宣、再比如嚴鼎。
因此,朕以為勳爵之製也應改一改,多增加幾個爵位等級,讓有功之人獲得爵位容易一些,上限也可以再高一層,不必止於國公,王爵也是可以拿出來封的。同時,也廢除世襲罔替,改為降等襲爵,以激勵勳貴子弟積極進取。
另外,文官勞苦功高者也可以考慮賜以勳爵之位,隻不過此爵止於終身,不可世襲,也沒有額外的俸祿,隻是一種榮譽而已,其子孫可據此入宗學讀書。諸公以為如何呀?”
祁翀這番話,在場諸位大多是第一次聽,都難免各懷心思,尤其是文官們,早就被祁翀的最後一段話吸引了。
若說宗親王爵和貴族勳爵的改革與文官無關,則最後這個“文官榮譽爵”可就是切切實實與自身利益相關的事了。
祁翀之前的官製改革革掉了所有的贈官,這就使得官員致仕後隻有致仕金的經濟利益,但再無官員的地位,可如果能有個爵位,那就等於在這一項上又有了保障。而且,有沒有俸祿還是小事,子弟入宗學讀書那可是太吸引人了。且不說宗學的先生都是朝廷大儒、天底下最好的先生,光是自幼與皇子、世子們同窗的這份人脈就是求之不得的。
想到這一層,文官們心底紛紛對這項改革豎了個大拇指。
勳爵之中,如今隻有柳敬誠和趙昌國在場,柳敬誠剛剛獲封郡王,算是這項改革的第一個受益者,自然無法反對;趙昌國看著柳敬誠心裡直犯嘀咕:這小子都能封王,那我家趙愚哪裡比他差了?得!乾脆咱老趙家也搏一搏,爭取弄個郡王回來!
壽王祁榛倒也還好,他們兄弟倆本是閒散宗室,鬱鬱不得誌,祁翀上位後對他們兄弟頗為重用,這不比一個爵位重要嗎?何況弟弟剛被許了個親王之位,祁榛萬沒有提出異議的道理。
隻有祁樟和祁檁心裡不大得勁兒,總覺得這項改革就是衝他倆來的。本來家裡世世代代世襲罔替的親王爵位,其他諸子也都能封郡王,可如今聽祁翀這意思是都要降等了,那可就太冤了!
可這反對的意思他倆也不敢直接明說,畢竟人數不占優,貿然反對除了讓陛下不悅之外不會有任何實質意義,也隻好打掉了牙往肚子裡咽。
次日清晨,兩乘小轎從已被查封的定國公府抬出,直接從後門進入了大長公主府。同時,一張紙條被送進了皇宮:趙家婚約不變!
不過祁翀並沒有在第一時間看到這張紙條,因為今日是大朝會的日子。
朝會之上,年輕的皇帝正式頒布旨意,定國公府除爵,家產籍沒,女眷免罪。嚴景潤首告有功,免死,奪去軍職,貶為庶民。嚴家祖上有三人配享太廟,也都被撤銷了資格,移出了太廟。
同時,內閣承皇帝的旨意,公布了新的九等爵位製度。
“宗親、武勳適用九等爵位:親王、郡王、國公、郡公、縣侯、鄉侯、伯、子、男。
親王:世襲罔替兩代,第四代降等襲爵。嗣王位同郡王,其餘嫡子封郡王,庶子封國公。立有大功,爵當晉而無可晉者,可請旨另晉一子之爵或加世襲罔替一代。
郡王:世襲罔替一代,第三代降等襲爵。世子位同國公,其餘嫡子封國公,庶子封郡公。
國公:降等襲爵。世子位同郡公,其餘嫡子封縣侯,庶子封鄉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