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鴻都門學。
方知天地之廣闊,樓宇之巍峨。
鱗次櫛比的建築群,層巒疊嶂,遙望可觀大漢宗廟。
往來的學子數千,大多都是出自士紳與豪族的少年郎,沒有士族的顯赫家世,被戲稱為‘鬥筲之人’。
哪怕有人出任州郡大吏,尚書侍中,士卿依舊恥與之為列。
“世子。”
律學樓前,曹操朝高處指去。
劉牧凝望過去,律樓高三重,下寬上窄,左右各有梯護。
此刻,彙聚於樓下的大儒,名士,學子無數,無不是屏息凝神,側著耳朵,靜候樓宇上響起琴音。
不過,最為讓劉牧眼前一亮,並非是律樓。
而是一個朝他走來的始齔之女,稚嫩卻梳著高髻,身上一襲留仙裙,承托的宛若白玉雕刻而成,隱約散發著熒光。
“世子。”
一個儒雅青年伴隨左右,作揖恭拜道。
曹操側身解釋道:“世子,這位是蔡師門生,吳郡顧雍,被蔡師取元歎為字,另一位便是蔡師之女。”
“吳郡顧氏!”
劉牧俯身捏著蔡琰的臉頰,淡笑道:“小蔡琰,可還記得我?”
“見過兄長。”
年幼的蔡琰眨了眨眼,大大方方拱手作揖。
“世子見過?”
曹操極為驚訝的問道。
一旁的顧雍,亦是帶著不解之色。
他是這兩年來洛陽求學,拜入蔡邕門下。
對眼前這位陳國嗣子有一些了解,總得來說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隻有春秋狩獵才會前往廣成苑,西園參會。
卻不曾想,竟然還認識自家老師的女兒。
而且行為上如此不羈,更像是一個出門在外的遊俠兒。
“嗯。”
劉牧淡淡道:“當年蔡師受冤入獄,天子赦免詔還未下來,我去府上安撫過其家眷,那時蔡琰才兩歲,見過幾次麵。”
“原來如此。”
曹操,顧雍恍然大悟。
“元歎。”
劉牧眼中帶著考校,問道:“我府中公文駁雜,每年還要對接陳國與宗正,不知你可願來府中做一個記室。”
“這?”
顧雍有些驚慌失措。
陳國嗣子的記室,稱得上一步登天。
待來日,劉牧承繼陳王之位,他便可扶風而上。
令人糾結之處,是他來洛陽求學之前被郡中舉孝廉,州府更是許下承諾,等學業有成之後,便能赴任合肥令,執掌一縣之地的民生。
故此,有些惶恐,又有些割舍不下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