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試賊手段,劉封暗襲江津口_三國:我不是劉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 三國:我不是劉封 > 第79章 試賊手段,劉封暗襲江津口

第79章 試賊手段,劉封暗襲江津口(2 / 2)

“我隻知道丁校尉呼為全將軍,不知道是哪個全將軍。”

“我知道,是偏將軍全琮。”

偏將軍全琮?

孫權的第二任大女婿?

劉封微微眯眼。

問出了心中想問的,劉封又令左右驍士將三人拖出仔細拷問。

董恢近前:“我曾聽聞,昔日周瑜卒於南郡,龐士元送喪至吳,吳人多有慕名往見者。其中就有全琮,龐士元評其為: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雖智力不多,亦一時之佳也。”

“沒想到竟是此人為將。”

劉封冷笑:“副軍師點評人時,往往會超出對方的才學,以示鼓勵之意。點評全琮時都隻稱讚全琮的品行似汝南樊子昭,而不讚全琮智勇。孫權竟以全琮為將,讓我不由生疑啊。”

劉封此刻的心情,就如同在街亭遇到馬謖的張郃。

本以為來的是個大將,結果來的是個蝦米。

不同的是。

張郃可以毫不留手的將馬謖暴揍。

劉封得考慮怎麼打才能讓全琮生出“我能贏”的想法,避免將全琮打怕了孫權就隻敢固守了。

觀今夜全琮用兵,看似有板有眼,實則生疏稚嫩。

兵無常勢。

隻有稚嫩的新手才會按照兵書有板有眼的調遣兵馬。

這句話也並非是諷刺。

對於新人而言,戰場上的規則、套路、意外等都不是很熟悉,兵法理論和實際用兵的結合也不流暢,故而時常會按照兵書上教科書式來調遣兵馬。

雖然不能大勝,但也不容易大敗。

倘若盲目出奇,馬謖就是反麵教材。

對於宿將而言,兵書可以看一點,但不會按照兵書的教科書式來調遣兵馬,更注重的是兵書蘊含的兵法思維的拓展應用。

就如韓信明修棧道和背水一戰以及項羽的破壺沉舟,雖然都不曾記載於兵書,但又是兵法思維的拓展運用。

又如今夜。

倘若是劉封的對手在平地紮營,劉封壓根就不會玩分兵。

平坦之處,本就進退容易。

若是合兵一處,進則敵營可破,退則敵不敢追。

分兵看似巧妙,實則裡胡哨。

麵麵俱到,麵麵不精。

防禦有餘而攻擊不足,最終的結果也隻是徒勞無功。

劉封擺出教科書式的防守,目的也是在試探吳將的手段,順帶抓幾個吳兵俘虜來拷問軍情。

很快。

劉封又將心中的疑慮拋去。

孫權以全琮為將,跟諸葛亮用馬謖並無多大區彆。

不外乎想讓全琮立個大功,樹立軍中威望,今後好對全琮提拔升遷。

這是培養嫡係的常見手段。

隻不過。

孫權拿劉封來給全琮當磨刀石,讓劉封心中頗有些不舒坦。

都什麼玩意兒,也配拿我來當磨刀石?

得小心刀還沒磨鋒利,就已經斷了。

沉吟片刻。

劉封下達了新的軍令:“牙門將李平聽令,分你兵馬三千,明日一早借大霧遮掩,走小路偷襲江津口,孫權在江津口有大量糧船,必會遣將來救。”

“你在江津口佯攻後,立即撤出,再於大道設伏,倘若伏擊不順可原路撤回,我會派兵跟進接應。”

自糜芳獻城時,江陵就一直缺糧。

雖然孫權在得了江陵後又向諸縣征收了稅糧,但依舊不能維持江陵城內大軍以及秭歸陸遜軍的度用。

孫權也不得不走陸口運糧入江津口。

江陵城雖然依陵傍水,但距離江津口尚有數裡,大船不能直接駛入江陵城,隻能通過小船或驢車轉運。

強攻江陵城,以劉封目前的軍力是遠遠不夠的。

可要強攻江津口,以劉封的軍力卻是綽綽有餘。

隻要孫權不想看著江津口被控製,就必然會遣將來救。

躲在江陵城內的吳兵,劉封奈何不了。

出了江陵城的吳兵,勝敗就各憑本事了。

在最初來江陵城前亦或者在全琮劫營前,劉封其實都沒有偷襲江津口的想法的。

劉封本就隻有八千兵,分了三千兵去偷襲江津口,正麵兵力就不足用了。

幸運的是。

孫權竟以全琮統兵。

但凡孫權將主將換成韓當,劉封都不敢分兵去偷襲江津口。

呂蒙的病危,暴露了孫權嫡係將校青黃不接的隱患。

翌日一早。

牙門將李平就趁著大霧未散,帶著三千兵馬走小路前往江津口。

水鄉冬季的大霧天,也讓李平的這次偷襲具備了天時優勢。

即便江陵城到江津口隻有數裡路,往返的斥候也難以探得大霧中潛行的兵馬。

劉封則是趁著大霧未散,將營寨移到了左三裡的山林,貌似“怕了”全琮,故而要“結硬寨、打呆仗”。

演戲要演全。

昨日被全琮“識破”示弱之計,今日“怕了”全琮移營入山林,這才是一個“有點能力但不多”的正常表現。

既不能讓全琮覺得劉封太弱,也不能讓全琮覺得劉封太強。

兵者詭道也。

聽起來似乎高大上,實際上就是簡單的五個字:去騙,去偷襲。

昨日其實寫了一萬字,今上午都在修文,刪了兩千,重寫了兩千,不是我不想多更,奈何實力不允許我大聲說話。

上架後的更新,定時在中午十二點,保底兩章,有多的就三章。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欲壑難填 維度謎網,楚遙破局 夜夜誘她 天幕:刷短視頻,嬴政得了MVP 救救歸一 陛下就是躺贏狗 拳動八荒 娛樂:老小區改造,小醜爆改歌王 靈紋之主 穿成70小苦瓜,我靠直播養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