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明晏即刻動身前往印泥工作坊。
作為為數不多了解前因的人,林漉放下早餐,也跟了過去。
印泥工作坊在景區的中心地帶,緊挨著景區標誌性建築——振成土樓。
離得老遠,林漉就聽見了荊叔的聲音,以及一道有些熟悉的少年聲線。
她加緊腳步,和謝明晏一前一後進了工作坊的院子。
十三四歲的少年跪在地上,滿臉淚水地抱著荊叔,一邊哭一邊哀求:“師傅,求求你,彆趕我走……”
看清他麵容的瞬間,林漉驚訝地叫出他的名字:“柴雙?”
謝明晏偏頭看她一眼。
然而現在不是提問的時候,當務之急是搞清楚這裡發生了什麼。
謝明晏握住柴雙的肩膀,把他從地上拉起來:“阿雙,有什麼話,站起來慢慢說。”
柴雙不情願地掙了一下。
但是在他心裡,謝明晏是很有威望的大哥。掙紮的動作沒用多少力量,最終順著謝明晏的意思站了起來。
他吸了吸鼻子,話音還打著顫:“晏哥,我真的很喜歡做印泥。不掙錢也沒關係,隻求能留在工作坊。”
謝明晏“嗯”了聲,看向院子角落裡的長凳:“我們去那邊。”
院子中間頓時剩下了林漉和荊叔兩個人。
荊叔雖然沒哭,眼眶卻泛著紅。短短幾天時間,他比初次見麵時憔悴了不少。
他無奈地深吸了一口氣,向林漉招招手:“進來坐吧,我給你泡杯茶。”
林漉應了聲,邁步進入了工作坊。
眼睛適應光線以後,她看清了工作坊內的情況。
屋裡空間不大,勝在乾淨整潔。靠牆擺著兩排架子。一排是製作好的印泥,另一排的東西則是五花八門,珍珠、猴棗、珊瑚、瑪瑙、琥珀……甚至還有幾片金箔。
印泥工作坊裡,居然還賣旅遊紀念品嗎?
“……那些東西都是製作印泥的原材料。”荊叔看出她的疑惑,開口解釋道。
“一塊印泥,裡麵居然有這麼多東西?”林漉納罕。
荊叔的臉上閃過一抹驕傲:“是啊,這些原材料研磨成粉,再經過特殊工藝進行加工,才能製出八寶印泥!這種印泥夏不吐油、冬不凝凍,而且不會隨著時間褪色!”
話音剛落,他又歎了口氣:“但是,製作八寶印泥的材料和時間成本都比較高。盜版出現之前,工作坊還能維持收支平衡。可是現在……”
林漉見縫插針:“您就是為了這個,才想把柴雙趕走?”
荊叔一愣,好不容易消腫的眼眶又紅起來:“我當然希望手藝傳承下去,可是明知無法糊口還留著人,這不是把他往火坑裡送麼!”
“阿雙從小就跟著我學習製作印泥,要是還有彆的辦法,哪有師父舍得趕走自己的徒弟!趁現在年紀小,送回去好好讀書,彆耽誤了人家孩子!”
林漉默了默,“但在盜版的這件事上,我們是占理的一方。如果您打官司……”
“我想過,但這太難了。一來,我沒有打官司的經濟條件;二來,就算這場官司贏了、我們的產品宣傳出去了,日後網上盜版越來越多,價格比我們低、噱頭比我們足,難道我們一個個去告?”荊叔無奈地搖搖頭。
“您彆著急。世上沒有絕對的死局,總會有一線生機。”林漉安慰道。
“……但願如此吧。”荊叔低著頭,不抱太大希望。
門口傳來短促的敲門聲,謝明晏探進半個身子:“阿雙那邊,我安慰過他,讓他先回去了。荊叔……”
荊叔站起身來,做了個手勢,示意他不用再說了。
“除非工作坊的生存有轉機,否則這件事到此為止,你們也彆勸了。壓力由我一人承擔,彆再連累你們。”
林漉皺眉,並不同意荊叔的看法。但他態度堅決,她也不好再說什麼。
返程的路上,林漉一直沒有說話。
她和謝明晏雖是並排,但中間隔了很遠。謝明晏幾次看向林漉,都見她低著頭,腳下踢著一粒石子。
明知兩人觀念不同,此時挑起話題可能會引發爭論——可他更見不得她把情緒悶在心裡,低落難過。
猶豫再三,還是詢問道:“在想什麼?”
“嗯?”林漉恍然回神,“沒什麼……就是以前隻在新聞裡聽說非遺文化傳承麵臨困境,這是我第一次親身接觸到。”
親眼目睹、置身其中,才更容易與工匠共情。
如果流傳多年的八寶印泥,由於盜版打壓而瀕臨絕跡……那該是件多麼遺憾的事。
她憂心忡忡地問:“印泥工作坊的事情……你真打算放下不管?”
“當然不會。”謝明晏毫不猶豫,“隻是,荊叔在我們麵前很難放下包袱。我找了一個更適合的人來幫忙。”
他給了林漉一點時間來消化信息,而後話鋒一轉:“對了,你怎麼會認識阿雙?”
林漉稍微放心,這才有了心思解釋:“他小學是在漳城的打工子弟學校念的吧?我上大學的時候,經常去他的學校誌願服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