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城理工大學,正是謝明晏的畢業院校。
林漉不知道他為什麼忽然提起這個,茫然地點了頭。
三人都還有事,聊了幾句便分開了。林漉去幫閨蜜拍照,趙星淵找荊叔聊天,謝明晏則返回民宿。
他房間的布局和對外出租的房間相同,隻是家具更多一些,裝飾更少一些,主打一個實用。
謝明晏在書桌前坐下,眼角餘光掃了一眼玻璃板下壓著的一片紙。
多年過去,紙張已經發黃,黑色字跡變淡不少。最上麵的一行寫著:“獎學金資助計劃受資學生確認書”。
最下麵,是謝明晏的簽名。
漳城理工大學和漳城商學院是一脈連根的兄弟院校,不僅會互相派老師到對方學校開設選修,還聯合推出了一個獎學金資助計劃。
簡單來說,就是鼓勵獲得獎學金的同學,把獎學金自願捐贈出來,幫助另一方學校裡有需要的同學。
謝明晏曾是這個項目的受助學生之一。
學校為了保護隱私,沒有公開捐贈方和受助方的配對關係。他一直在尋找,當初資助自己的那個人究竟是誰。
謝明晏打開電腦,熟練地輸入一串網址。
頁麵跳轉進入學校的公告頁,上麵寫的正是他那一屆,捐出獎學金的學生名單。
上麵的名字他閱讀過很多遍,並沒有一個叫“林漉”的。
隻有一個與之非常近似的名字——“林璐”。
可惜公告裡沒有照片,就算知道了名字,也和真人對不上號。
唯一可以聯係到配對方的辦法,是通過係統分配的匿名郵箱。
謝明晏登錄賬號,郵箱裡乾乾淨淨,隻有一封已讀郵件,靜靜地躺在那兒。
即使正文內容早就深深印在了腦子裡,他還是重新閱讀一遍,企圖尋找被自己忽略的信息。
前半部分都是一些日常交流,謝明晏將目光聚焦於臨近末尾的幾段內容。
【……選在今天發出這封郵件,是因為從此刻起,我便改頭換麵,正式和曾經的自己說再見了。】
【我不知道你身上發生了什麼事,但我想和你說,你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會和你一起努力。】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儘狂沙始到金。願我們都能擁有更閃耀的未來!】
縱使時過境遷,再次讀到這些字句,依舊讓他心頭發熱。
更彆提他當時正處在人生中的至暗時刻,堅持還是放棄,懸於一念之間。
而這封郵件就像一束光,照進了他的世界,讓他重振旗鼓,咬牙堅持下去。
他一個字一個字地掃過詞句,在經過“漉”字時凝視許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