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有了這個通過海貿賺錢念頭就一發不可收拾,目前生絲要等來年端午前後才會大規模上市,年末的商機在哪裡?
重新拿起“中華報”裡麵的財經欄,看看除了倭國哪裡還有商機,財經欄裡麵的貨品琳琅滿目,從生活用品、日用百貨、吃穿用度、到五金材料甚至木材石碳連鳥糞都有。
首先要看物價相差很大的利潤空間大可以操作,嗯,越南和暹羅的稻穀價格最低,一石135斤)平均價格三毛八角,最貴的地方在後金三元六角,這東宋的銀兩單位還搞的和大明不一樣,不過元和兩是等價通用的。
這物價差了近十倍,不過送去後金肯定不可能,然後是次一等價格為遼西糧價,二元七角,山西大同二元五角,京師順天府二元二角,崇禎也發現規律,糧價在北方價格高,在南方價格,逐步降低,在瓊島隻有一元一角的低價,不過這也是東宋集團的良種的功勞,往年也是要一兩五錢一石,也是就一元五角,當大規模土豆玉米雜交水稻數十倍於往年的產量出現後,糧價暴跌已不可避免。
這還是東宋集團大規模往登州旅順朝鮮運糧的情況下,不然那價格更會慘不忍睹,搞不好紅薯土豆都會拿去喂豬。
想到運糧,崇禎帝眉頭一皺,主要是禁海上百年,朝廷的船隊比起永樂年差太遠,小規模運糧並不劃算,還要算上漂沒以及損耗,需要大規模船隊運糧才能有盈利,想到大船隊,崇禎搖了搖頭,沒錢造船,先記下來,北方缺糧可以考慮。
接著在看,嗯,煤石碳)這個價格相差不大,但是這個隻要有人就可以源源不斷的產出,比種地成本低的多,最便宜的地方居然是安南越南),隻有百斤五分三厘,順天府一角三分,泉州價格最高,一角六分,天津衛一角四分,這個海貿意義不大。
崇禎又看向大明北方哪些東西可以海貿,發現北方的物價普遍比南方價格要高,棉花,棉布,柴米油鹽普遍要高,可以倒騰的東西並不多,看了下主要是人參,海參,虎皮,狐狸皮,牛馬羊驢等基中藥補品以及貂皮、牲畜。
既然北方物價普遍價格高,那就倒騰南方的到北方,這可選擇的就多了,呂宋的象牙,香料,珊瑚,胡椒。
崇禎不停的用毛筆記錄著五倍以上價格差異,記錄的東西越來越多,叫來小太監分門彆類,崇禎可能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但確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不敢說學霸,起碼優等生是有的。
經過兩個小時的計算統計,算出了這次南下路線和物質,依然叫來曹化淳,這次南下,在西山裝石碳,這個成本最低,一趟運去泉州也有近萬兩純收入,就當是壓艙石,在京師收集馬匹,牛羊驢騾以及貴重藥材貂皮南下。
在江南出售船上物質,在江南收購瓷器,絲綢,茶葉前往呂宋,收購糧食壓艙,主要還是象牙,犀牛角和皮,珊瑚,香料,胡椒,棉花,銅錠,黃金,白銀等各類暴利物質運回大明。
特彆交代沿途要去臨高看看這個東宋集團,那個中華報每期都要看看物價變化。
這次擴大海上貿易崇禎準備投入二十五萬白銀,預計半年回來後可以達到一百二十萬兩以上盈利,回來後生絲也剛好上市,在安排曹伴伴去一趟倭國,到年底有三四百萬兩的收入,想到這裡崇禎心裡鬆了一口氣,希望大明也可以和此刻的心情越來越好。
喜歡遠東新紀元1630請大家收藏:()遠東新紀元163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