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是連學校食堂都覺得貴。
後者是嫌棄學校夥食不上檔次。
根據兒子以前偶爾透露的信息。
班上其他的小孩,自帶的午飯都是牛肉、三文魚、大蝦、鴿子蛋和有機蔬菜。
吃一餐成本價就過百,隻追求營養健康,完全不需要考慮價格。
而小智,帶的是最普通的炒飯和青菜。
菜裡有肉,卻是有錢人最不屑吃的豬肉。
大叔也聽得出來,兒子是羨慕那些有錢的同學的。
誰不羨慕這幫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天之驕子啊。
可家庭條件擺在這,他也隻能告訴孩子,不要攀比,吃飽就行。
說過幾次之後,小智就再也不說學校的事情了。
肚子可以填飽,空著的自尊心用什麼填呢?
讀小學的年紀,正是渴望當主角、渴望融入群體的年紀。
學校裡沒人排擠他,是他這個配角,融不進主角的圈子。
有些人得經曆過社會毒打,二十好幾才終於意識到自己隻是配角。
而小智七歲就明白了這個道理。
這種早熟,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呢?
可是今天,事情忽然變得有些不一樣。
當小智打開飯盒的那一刹,全班熱鬨的討論嘻哈全部停下。
無數道羨慕渴望的目光緊盯著他。
無數個視他如空氣的人,努力上前跟他搭話。
最後演變成一根青菜,全班哄搶。
一口炒飯,所有人願意用牛排和大蝦來交換。
小智忽然就成了班上的主角。
不,說是明星更貼切。
因為其他班也有人慕名跑過來,要跟他換吃的。
小智終於嘗到了他一直羨慕憧憬的同學的飯菜。
品嘗過才知道,其實味道也就那樣。
兩百塊一片的牛排,吃起來也就是肉味。
一百塊一斤的海蝦,它也就是個蝦。
看著造型奇特的火箭筒大魷魚,也就是個有點脆的魚,還很腥。
少鹽少油的煮法,根本沒有媽媽平時炒的家常菜好吃。
更何況,他今天帶的飯,可是添加了醬爆豬蹄鹵汁的炒菜和炒飯。
那味道,香得哩。
把那幫少爺小姐們,饞得午睡的時候都在說夢話。
時不時就有人閉著眼睛高舉起手:
“我我我!跟我換!”
7歲的年紀,還是憑感覺交友的歲數,沒到真正看人下菜碟的時候。
中午吃飯的時候一聊天。
小智發現大家也有一樣愛看的動畫和課外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