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路人駐足,惹得附近的幾個攤主都忍不住探出頭來看。
之前大家都是撲街小透明,生意一個比一個慘淡,怎麼突然就有人客似雲來了?
那些攤主遠遠一看,看到有人端著黃燜雞和煲仔飯,直接坐在路邊折疊桌旁吃。
還有更多人拎著塑料袋,帶著鋁箔餐盒打包離去。
而蕭嵐的那個小吃車,完全不是他們之前熟悉的那個攤位,看來是原攤主做不下去,把攤位轉讓了。
可是新攤主怎麼一來生意就這麼好?
“難道是開業大酬賓,搞買一送一?”
幾個攤主們摩挲下巴,做出了這個猜測,然後認定了這個猜測。
十有八九是這樣了。
他們的攤位也不是沒有熱鬨過,起碼在開業那天,搞各種優惠活動的時候是熱鬨的。
隻是出道即巔峰,開業的那一天就是生意最好的時候了。賠本賺吆喝嘛,顧客們有便宜占當然過來。
隻是當之後沒有便宜占了,就再也沒這麼多顧客光顧了。
不過這幾個攤主定價高,對目標顧客群體的定位又準確,因此能開店到現在,還是能勉強能做到不虧錢,甚至還有點小賺。
像是賣咖啡和冰淇淋之類的,都是針對特定人群。
高檔小區裡的住戶崇尚小資生活,每天一杯咖啡已經養成了習慣,
附近的工資高的打工人也多,很多熟客習慣了路過買一杯帶去上班。
周圍有小學和幼兒園,小孩子是冰淇淋的消費主力,
冬天雖然生意少了很多,但是把做冰淇淋的原料做成熱飲就行了,也能支撐到下一個旺季。
至於賣煲仔飯的路邊攤……
每個攤主都略帶同情地搖搖頭。
路邊攤憑什麼跟附近購物中心的連鎖餐飲競爭?
那裡可選門店又多,環境裝修又好,也就多走幾步路就到了,不用在這裡頂著寒風露天吃。
“也不知道這個攤主能做多久。但願能堅持一個月吧。”
“可千萬彆倒了,攤子少了,就更加沒有顧客願意逛過來了……”
攤主們給蕭嵐送出了誠摯的祝福。
另一邊,一位打工人帶著從蕭嵐攤位購買的黃燜雞米飯回到了公司。
剛坐下工位準備開吃,立即收到了同事的消息。
【菲兒!幫忙改一下這張圖,要改的地方我都標準出來了,拜托拜托,有急用!等會兒兩點鐘就要上線了!】
吳菲兒出了名的脾氣軟,超好說話。
同事都這麼拜托她了,還能怎麼辦,隻能是放下筷子幫忙啊。
一通修改,看似隻是挪挪位置改改字,愣是花掉了她中午吃飯的一個小時。
等她改完抬頭一看,大家都吃飽了開始午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