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羲提出了自己對於此次事變的處理意見,其實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知道,吳懿絕不可能讓他龐羲來做州牧,更不可能允許他殺掉劉璋,便提出了這樣一個折中的處理方案!
如吳懿所料,龐羲的如意算盤是,隻要控製了劉璋,那麼益州大權也就在他的掌握之中了,到時候,他龐羲雖然不是州牧,卻也是一言九鼎,益州事務,還不是他說的算?不求其名,隻求其實,他也能接受!
可是,吳懿卻似乎並不買賬,竟然直接表示了反對,龐羲一臉不高興,白了吳懿一眼,開口問道:“緣何不可?”
“吾等乃劉氏之臣,此略豈非跋扈欺主!”吳懿尖銳地直接指出龐羲這個計劃的問題所在,一點沒留情麵!
的確,在古代,臣下欺淩主上,與反叛無異!謀反與謀大逆,都是為人所不齒的行為!最典型的兩個例子,一個是霍光,另一個就是王莽!
王莽就不用多說了,他悍然篡漢自立,建立新朝,雖然當時他的許多政策和改革,於民於國都是有利的,可還是最終失敗,背負汙點,遺臭萬年,究其原因,那就是他篡漢的行為,為當時社會主流思想所不能容忍!
霍光(霍去病的弟弟,西漢名臣),嚴格來說,應該算是漢室忠臣,可是他的曆史評價一直不高,原因就是他做了許多古代臣子不敢為之事——廢立皇帝!霍光是漢武帝托孤重臣,輔佐漢昭帝,忠心耿耿,克力勤勉。漢昭帝死後無子,霍光便擁立昌邑王劉賀(就是那個著名的海昏侯)繼位為帝,卻因其荒淫無度,僅過了二十七天就把他給廢了,又擁立了漢宣帝劉病已。
霍光此舉,在當時的人看來,就是欺淩主上,擅行廢立,屬於謀大逆!更何況後來,他獨斷專權,引起漢宣帝的不滿,在其死後兩年,霍氏一族,“被逼”造反(實際上是借口),被全族誅殺!
由此可見,在漢代,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忠君侍主的意識根深蒂固,臣子擅權,欺淩主上之舉,如過街老鼠,誰敢公然這麼做,都會被當時之人仇視和詬病!
漢末三國時代,漢室朝不保夕,實話實說,這個時候的各路諸侯,過分的事做得多了去了,早已是習以為常!以曹操為首,董卓、袁術、袁紹、孫策、劉焉、劉表,哪個放在以前,都是誅滅九族之罪!
然而,漢室雖然衰微,但崇漢士人,依然不少,忠君侍主的儒家思想,仍居主導地位,因此,即使許多人憑手裡的強權做出不少過分的事情,還無法可製,但社會思想對於這樣的行為還是不能接受的!
很明顯,吳懿此人就是受這類思想影響很深,他覺得龐羲這麼做,無異於謀反,以下犯上,欺淩主君,他吳懿是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其實,何止是吳懿?嚴顏、張任、劉璝等人,都是受此思想影響很深,雖然生逢亂世,但他們骨子裡的那顆忠心,始終未變!
不過,這樣的思想和行為,在龐羲那種人看來,就是迂腐!這都是什麼年代了?天下亂成這樣,還恪守什麼臣子本分?利益才是最關鍵的!
“嗬嗬……劉季玉乃益州護犬,焉能稱主?”龐羲冷冷一笑,非常不客氣地回應了吳懿!
龐羲的意思很明顯,劉璋也好,他爹劉焉也罷,無非就是益州牧,他們當的是朝廷的官,是替皇帝統轄和管理地方,你吳懿和我龐羲也是朝廷命官,應該忠於的人是天子,豈能是一個州牧?你吳懿把劉璋作為主君,什麼意思?難道說現在的益州是獨立王國?不是漢朝的地盤了?
這還真是個尖銳的問題!實際上,在漢末的亂世,每一方割據軍閥與獨立王國沒什麼區彆,一方軍事民政,決策皆出自州牧之手,而其屬下臣將,也都基本視軍閥領袖為主君,漢天子已經早就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了!
因此,很多臣下所謂的忠君侍主,慢慢地便轉化為了忠於自己的直接領導和上級,忠於漢家天子的概念,卻慢慢淡薄了!所以,吳懿看似大義凜然,一身正氣,但細論起來,還真有點站不住腳!
“劉季玉乃朝廷委任之益州牧,汝領兵討之,即為謀反!”劉璝聞聽龐羲的詭辯,立刻大聲痛斥道。
“反又如何?”龐羲非常不滿,看向劉璝,但還沒等還口,一旁的鄧芝,竟突然開口說話了。
鄧芝一開始本不想說話,但見龐羲和吳懿他們,竟開始扯皮起來,在這討論是不是造反,或者誰是忠臣,誰是奸佞於事無補啊!這是問題的關鍵嗎?眼見幾名大將,竟像潑婦吵架一般,鄧芝忍無可忍,乾脆來了這麼一句。
這一句話可真夠橫的,似乎已經不講理了!不僅吳懿和劉璝為之一愣,就連龐羲也驚訝地看了鄧芝一眼,心想著,這家夥想乾嘛?難道還想打一仗?
“爾何人耶?”吳懿疑惑,眼前這個年輕人他不認識,卻語出驚人,不禁開口問鄧芝道。
“吾乃閬中參軍,新野鄧芝是也!”鄧芝傲然而立,不卑不亢地回答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