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明顯,捷伐特並不在乎這些汙名。
他們信奉實際主義。
他們在乎的,隻有切實到手的利益,以及日益擴大的國土麵積。
打了就打了,那又如何?
最好借此機會將坦域國的人全部趕儘殺絕,全部侵吞掉他們的國土麵積那才是最好。
國際會議?
那些虛頭巴腦的玩意兒,派個人上去應付應付就得了,無所謂!
隻是捷伐特想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方法直接侵占坦域國,但萊拉市內其他國家的駐派代表以及新聞記者們背後的國家可不答應了。
他們紛紛譴責坦域國這種一刀切的做法,並且強烈要求對方立即停手,以確保他們國家工作人員的安全。
畢竟捷伐特這條瘋狗真的亂咬起來誰能真的控製住他?
一時之間,捷伐特竟是真的感受到了眾多壓力。
至少這也直接導致了a國不再敢像之前那麼明目張膽地售賣武器。
畢竟a國隻想趁機發一筆財,可不想與全世界為敵,他們可不像捷伐特那樣破釜沉舟。
在這一眾國家當中,華國是最為護短的。
孫守正上位後迅速召集軍方、外交部和情報部門,評估這場戰爭對本國邊境安全、僑民安危,以及經濟衝擊等各方麵的影響。
隨後製定了“不乾涉內政,但保護利益”的原則,避免華國直接卷入這場戰爭,但同時確保本國公民和戰略資產的安全。
此外,華國還促進推動了安理會緊急會議,呼籲捷伐特立即停火,強調“政治解決”,同時聯合周邊國家發表聯合聲明,施壓交戰雙方保護外國公民。
在華國的積極推動和促進下,安理會緊急會議成功召開了。
眾多國家對於捷伐特一味使用武力解決問題的行為都有所不滿,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和想法,眾多國家致力於促進萊拉市的全麵停火提案的推進。
被困在一線的記者們同樣也沒有坐以待斃。
他們堅定的扛起攝像機,記錄著眼前所發生的一切。
不僅是向世界傳達這裡的情況,更是為以後捷伐特國的罪證留下切實的證據和影像。
每一棟被炸毀的房子,每一條坑坑窪窪的街道,每個失去至親的人的眼淚,全都被他們一五一十的記錄著,等待著傳輸給世人。
以色列並未完全切斷萊拉的網絡,因為完全封鎖的代價遠高於他們的收益。光是國際譴責和情報損失就有可能讓他們少賺很多。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一同被封鎖在萊拉市內的記者們的報道,便如雨後春筍一般,一個個傳遍了社交網絡。
其中一則視頻最是令人們落淚。
一片廢墟內,滿臉灰塵的一位女記者舉著自己手裡的話筒,伸到男孩子的麵前,“你叫什麼名字?”
男孩眼神麻木,黑黢黢的手裡緊緊捏著幾塊彩色玻璃,還有一團燒焦的看不出形狀的黑球。
“拉希德!”
女記者:“你手裡拿著的是什麼,真漂亮!”
“是我妹妹的彩色玻璃,還有我最好的朋友留給我的足球!”
“你們感情可真好,他們也在附近的安置區嗎?”
“他們死了!”說到這句話時,拉希德的聲音才終於帶了一絲哽咽。
就在一月份的那場轟炸裡,阿米娜和卡裡姆,全部都離他而去了。
而就在四月份,他的父親和母親,也剛被埋在炮彈轟炸後的廢墟裡,再也沒有爬出來。
他在這個世界上,一個親人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