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儘早除掉,必成後患。”
劉表隻是搖頭,並未作答。
蔡夫人於是暗中召來蔡瑁,共商對策。
蔡瑁提議:
“不如直接在館舍中殺了他,然後再告知主公。”
蔡夫人同意了他的計劃。
蔡瑁隨即連夜調集軍隊。
卻說劉備此時在館舍中秉燭而坐,直至三更才準備休息。
忽然有人叩門而入,竟是伊籍。
原來,伊籍得知蔡瑁要害劉備,特地深夜前來通報。
伊籍將蔡瑁的陰謀告知劉備,並催促他立即逃走。
劉備歎道:
“若未辭彆景升,怎可擅自離去?”
伊籍勸道:
“若公留下辭彆,定會被蔡瑁所害。”
劉備於是謝彆伊籍,連夜喚從者上馬,趁著夜色星夜逃往新野。
待蔡瑁領兵趕到館舍時,劉備已然走遠。
蔡瑁懊悔不已,隨即在牆上題寫了一首詩後,去見劉表。
詩曰:
數年徒守困,空對舊山川。
龍豈池中物,乘雷欲上天!
蔡瑁向劉表稟報說:
“劉備有反叛之心,題寫反詩於牆壁,並不辭而去。”
劉表不信,親自前往館舍查看,果見牆上題詩,頓時大怒,拔劍說道:
“誓殺此無義之徒!”
走了幾步,忽然醒悟:
“我與玄德相交多年,從未見他寫詩,此事必是有人離間。”
於是折返,用劍刮去牆上的詩句。
蔡瑁又請求道:
“軍士已點齊,不如立即攻往新野擒住劉備。”
劉表卻說道:
“不可輕舉妄動,容我從長計議。”
蔡瑁見劉表遲疑不決,便暗中與蔡夫人密商。
蔡夫人提議次日召集眾官於襄陽,於宴席間設謀除掉劉備。
次日,蔡瑁向劉表進言:
“今年豐收,正宜召集眾官於襄陽,以示撫慰勸勉之意,請主公前往主持。”
劉表答道:
“我近日氣疾發作,實在無法前去。”
“可讓兩位公子代為主客。”
蔡瑁說道:
“兩位公子年幼,恐有失禮節。”
“不如請劉備來代勞。”
劉表同意,蔡瑁心中暗喜,隨即派人前往新野,邀請劉備赴襄陽。
劉備急忙趕回新野後,自知因失言而可能招禍,但並未將此事告知眾人。
不久,有使者前來邀請劉備赴襄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