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敗兵回到益州,向劉璋報告。
劉璋大驚,閉門不出。
有人報告城北有馬超的援軍到來,劉璋才敢登城觀望。
見馬超、馬岱立於城下,高聲喊道:
“請劉季玉答話。”
劉璋在城上問他有何事。
馬超在馬上用鞭子指著劉彰說道:
“我本率領張魯的兵來救益州,誰知張魯聽信楊鬆的讒言,反而想害我,如今我已歸降劉皇叔。”
“您可以獻出土地投降,免得百姓受苦。”
“若執迷不悟,我就要攻城了!”
劉璋驚得麵如土色,在城上暈倒。
眾官救醒,劉璋說道:
“是我不夠明智,如今後悔已晚!”
“不如開門投降,以救全城百姓。”
董和說道:
“城中尚有兵三萬餘人,錢財糧草,可支撐一年。”
“為何就此投降?”
劉璋說道:
“我父子在蜀地二十餘年,沒有恩德施加於百姓,攻戰三年,血肉橫飛,都是我的罪過。”
“我心何安?”
“不如投降以安百姓。”
眾人聽了,紛紛落淚。
忽然一人進言道:
“主公之言,正合天意。”
看去,乃巴西西充國人,姓譙,名周,字允南,此人素曉天文。
劉璋問他,譙周說道:
“我夜觀天象,見群星聚於蜀郡,其中大星光如皓月,乃帝王之象。”
“況且一年前,小兒謠雲:‘若要吃新飯,須待先生來。’”
“這是預兆,不可違背天意。”
黃權、劉巴聽後大怒,欲斬之,劉璋阻止。
忽報:
“蜀郡太守許靖,已越城投降。”
劉璋大哭回府。
次日,有人報告劉皇叔派幕賓簡雍在城下喊門。
劉璋命開門接入,簡雍坐在車中,傲然自若。
忽然一人拔劍大喝:
“小輩得誌,旁若無人!”
“你敢藐視我蜀中人物嗎!”
簡雍慌忙下車迎接。
此人乃廣漢綿竹人,姓秦,名宓,字子進。
簡雍笑道:
“不識賢兄,幸勿見責。”
遂同入見劉璋,詳述玄德寬宏大度,並無加害之意。
於是劉璋決意投降,厚待簡雍。
次日,親自帶著印綬文籍,與簡雍同車出城投降。
玄德出營迎接,握手流淚道:
“非我不行仁義,奈何形勢所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