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如何說服?
李涉稍一思索,便有了計劃。
李晉成這些人之所以寧願不要性命的死磕也不願意離開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無外乎就是對未來的不確定過於茫然,覺得看不見希望,才會導致了他們借口什麼寧死也不想窩囊的話來。
因此,要說服他們,便要給他們希望,讓他們知道現在的離開,不過是為了未來可以更好的回來。
略一琢磨,李涉有了說辭,便準備開始畫大餅……咳咳,說服他了:“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
“天下的禍患,最不能換回的,莫過於表麵上社會安定沒有禍患,而實際上卻存在著不安定的因素。”
“眼下的周國便是如此。”
李涉在這裡,直接把當下的大周朝給稱作了國,潛意識是將自己擺放在了外麵,從一種相對獨立的位置去看待大周。
李晉成聽了,果然受到了影響,注意力馬上就集中了起來。
李涉見狀,繼續道:“這段時日我在山上,除了學習之外,最多的便是看史,然後了解周國當下的局勢。”
“這周國看似平靜,實則掩埋危機。”
“縱觀華夏幾千年,哪個朝代像這周國一樣,局正中的有兩位皇帝,且朝上分屬多派,每個皇帝又有各自可指揮的人馬?”
“我李唐之所以滅亡,應是武官掌權過盛,天子手中之兵落於地方,無法全理朝唐;眼下周國行揚文抑武之策,這確實是治國之道,但周國與我李唐一樣嗎?”
“不一樣!”
“我李唐疆域萬萬裡,稱天可汗,為天下共主,四房諸夷皆跪拜於腳下,唱樂起舞取悅上皇,萬國臣服。”
“周國呢?”
“近的有遼、金、夏,偏的有土司,臨海還有倭寇,他們揚文抑武獨唱華歌,憑的是什麼?嘴皮子上的聖人教學嗎?”
“百姓無勇,官吏貪婪成性,士人抱團搶占地方,這種種矛盾就掩埋在現在這看似平靜的表層之下。”
“我思。”
“若突然出現一件事,這件事可以是天災,也可以是人禍。”
“在兩帝權利爭鬥不休,官吏各自暗藏詭計心思,百姓溫樸好似綿羊,四方皆有強悍血狼的周國,又要拿什麼來抵抗?”
說到這裡,李涉稍稍停頓了一會。
其實。
李唐眾有千般好,盛世之下亦是殘骸多。
古代王朝就是如此,李涉也明白這一點,但他現在對話的李家人可是李唐皇室的後裔,對於自家祖宗,那自然是要可勁的吹。
然後大周?
貶就是了。
真正的曆史當然不是這樣,李涉此時說到底就是避重就輕,為了說服李晉成這些人,安排的某種話術罷了。
隻是有時候……
當話說到了某種程度以後,真就是控製不住。
喜歡紅樓風起請大家收藏:紅樓風起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