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牆切到新頁,一個樸素的標題推到最上行——乾部家屬助廉倡議。版式乾淨,隻有十條短句,每條都落到可執行的動作上,像一把把小釘子:不以家為權力延伸;不收不該來的飯局與禮卡;不為企業站台拉單;不在乾部管轄範圍經商。
出現吃拿卡要,立刻上牆;親友入職涉政企單位,先報備再回避;同城不循私誼,異地不托關係;見疑點先勸阻,仍不止則舉報;違紀不遮掩,證據直達平台;身邊人評分計入乾部畫像。
十條落完,屏角的提示燈亮起,群眾能下載,家屬能簽名,回執可複核。
林允兒從後排走到台前,遞上一冊《助廉倡議·樣本冊》。封麵沒有口號,隻有幾個真實案例的編號:宴請回絕、家企回避、崗位互斥、親友勸阻。
她把冊子交給透明窗掃描,原始影像與時間戳一起掛到公開頁;記者鏡頭對準那枚簽字的筆跡,觀眾能看清每一劃的頓挫。
平台隨即新增“家風監督”入口,與問題地圖、戰果麵板並排。點開之後,三塊板清晰並列:家屬承諾書、經商報備清單、敏感崗位回避表。
任何一項未完備,首頁指標會跳黃;任何疑點被群眾或媒體抓住,編號會直寫到“身邊人提醒”那一欄。
組織部把“身邊人評分”權重調高,與戰果麵板、第三方置信度並肩。乾部畫像不再隻看業績與節拍,還看家庭的乾淨度與節製度。通報的末尾落下八個字——位以才進,德以家持。字不多,分量卻壓住了心口。
廣城先行試點。政務大廳側牆掛出“親友回避三清單”:同城工程、窗口調度、采購招標。清單不是擺設,旁邊插著可撕的回執條。
乾部家屬來簽,撕下一聯帶走,另一聯留存入庫。第一天的午後,簽名板上填滿了密密麻麻的筆跡;評論區隻有一句話——規矩寫在家門口,心更定。
灣南把“飯局拒絕卡”做成小卡片,放在乾部家屬便攜夾裡。卡片背麵印著平台舉報碼和序列號,凡是遭遇難以推拒的飯局,一張卡擺在桌上,攝像頭對準卡麵,上傳即留痕。
當天傍晚,平台收到三次上傳:兩次是婉拒,一次是開席即散。貼息池與並表的燈還亮在另一頁,平台像一麵多格的鏡子,把骨頭與家風照在同一束光裡。
嶺北把“家企報備”做成電子表。乾部親屬的企業名稱、經營範圍、涉政企往來、是否在敏感區經營,一欄一欄寫清。係統自動比對乾部的分管口與親屬的經營軸,出現重疊就觸發回避。
那天晚上的日誌裡彈出一條黃卡,某位乾部妹夫申請進入高新采購鏈。回避流程一鍵生成,崗位互斥隨即落地。評論區有人隻留兩個字——服氣。
透明指數平台專門開了一頁“家風樣本”。第一頁是“拒絕飯局”的影像:三雙筷子、兩杯茶、一張卡,茶溫未降,賬單未開。
第二頁是“親友勸阻”的短信:話不多,隻有勸與止。第三頁是一張“回避函”:簽批清楚、落款端正。樣本冊沒有煽情,卻讓空氣清了一度。
爽點並不靠話語,靠刀口。廣城的熱線裡,當晚蹦出一通錄音,某單位一把手的配偶打電話給企業,點名要“照顧”。錄音被群眾直傳平台,編號與時段同時亮起。
組織部不爭辯,直接紅卡,停職審查,家屬同步納入談話。戰果麵板下方出現兩行字:回執已入庫;失敗者公開課安排至次日。鏡頭沒有憤怒的呼喊,隻有一把尺子的冷光。
失敗者公開課換到“家風講台”。講台沒有高椅,隻有一張白桌與一個錄音頭。那位被紅卡的一把手坐下,將事件起因、勸阻失敗原因與原本打算找的暗道逐條拆開,身邊人提問刺向裡子,回複直落。
十七分鐘的視頻掛上平台,評論區第一次安靜成一片,像有人在心裡拔了一根刺。
倡議不是風景,是工具。改革辦把“親友入職回避”嵌入戰果麵板的算法裡。乾部若拿下漂亮戰果,但親友在敏感區越線,畫像就會被平台拉低。
拉低不是扣帽子,是事實呈現;想要“拉回去”,就要把親友從敏感區撤出,把經商行為出清,把回避手續補全。平台隻認動作,不認辯解。
凡星投資也被拖到“家風樣本”的邊上。不是為自己洗白,而是把“基金不得接乾部親友股東”的條款公示,任何穿馬甲的股權,一旦被識彆出與乾部畫像關聯,就觸發退出流程,並在頁麵角落閃紅。
資本沒有特權,資本也要上牆,這句話一落,許多看熱鬨的人收了心。
四九城的鏡頭拉來,某欄目準備做一期“身邊人助廉”的專題。鏡頭沒有進宴會廳,也沒有去豪宅,而是在廣城政務大廳門口停了很久,拍那塊小小的“家屬簽名板”。
主持人的旁白隻有一句——廉,不是掛在牆上的字,是握在手心的一枚簽名。
機關的走廊裡,氣味變了。曾被認為“家屬不關己”的條款,變成每天都要撕下一聯的回執;曾被認為“習俗難改”的飯局,變成卡片一擺即止的清風;曾被認為“天經地義”的關係,變成算法落地就會亮紅的雷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乾部不再把家事與公事分開說,而是把兩張表摁在同一塊玻璃下看。
群眾的留言頁出現了新文本:今天拒絕了一次不該來的拜訪,卡片擋在前麵,他卻笑著道歉;今天提醒了一次不該進的崗位,他愣了一下,最後自己走向了另一個窗口;今天看見平台上那條紅卡,心驚,後麵又看見失敗者公開課那一頁,心安。簡短的三段話,讓人讀出真實的溫度。
組織部把“家風指數”寫進乾部選育基地的三把尺旁邊。三十日首筆、九十日階段、一百八十日範式旁,再加一條“家風回執達成率”。
任何乾部的畫像,隻要家風回執連續三十日達不成,就觸發黃卡;九十日仍不改,就進入紅卡。條款寫得硬,執行也要硬。那天的紅榜仍然亮著,但觀眾的目光第一次在紅榜與家風榜之間來回。
有人試圖聰明一次。廣城某處在報送時把親屬公司的股權拆散分給三個馬甲,以為平台看不出紋理。
分級器把股權網絡一層層拉開,三條細線最終彙成一條粗線,紅框彈出,頁麵角落亮起“退出程序已啟動”。處分沒有口號,隻有附注裡的四個字——事實在此。
灣南的“飯局拒絕卡”出現一張磨損嚴重的卡麵,被主播當做背景圖。卡麵多了一道劃痕,像從一個尷尬場麵裡擦過。
評論區有人寫下家裡的故事:妻子第一次把卡擺上餐桌,客人愣了愣,隨後笑著說換地方喝茶。那一瞬的尷尬,把一個舊世界輕輕合上。
嶺北的“家企報備表”被下載了兩萬次,許多外省的乾部家屬把表格打印下來,寫上企業名稱與回避區。
不是因為誰來檢查,而是因為這份表終於讓每個人知道,邊界在哪裡,責任在哪裡,尊嚴在哪裡。表格的最後一行留了一句自述:遇難處,先勸阻;勸不住,立刻報。短短的十三字,像把軟的心硬了一寸。
夜裡,平台首頁的三行體檢沒有變,閉環用時中位數壓低了一截,群眾回執與影像完整率繼續上挑。右下角多出一行小字——今日家風簽名回執五千八百二十六份。
數字像一串細珠,落在紙上,連起一條隱形的脈絡。電子牆前,有人停下腳,有人把手機鏡頭對準那枚簽名,有人在評論區寫下五個字——把廉放在家。
李一凡把行程本壓在“家風樣本”的索引上,頁角折起一道小小的斜。明日的安排裡,新增一項——把“助廉倡議”並入乾部輪崗的必修清單,先讓每一位準備上任的人,與家屬一起坐在同一張桌前,簽下同一行字。規則長牙,生態長根,群眾給分;現在,家也給分。
喜歡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