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雲帶貼著山脊緩緩移動,省紀委監委值班屏的第一排燈點次第亮起。駐地會議室的白板仍留著昨夜的六行,誰提,誰辦,誰簽,誰負責,群眾端兩次點亮,家風回執編號齊全。李一凡把今日標題寫在角落,紅卡上牆。
省委組織部部長定名為顧成業,五十一歲,春城人,早年在春城市委組織部乾到部長,後升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今年一月接部長。他的長項是流程把握,短板是對風險動作的猶疑。李一凡讓他坐在第一排,要求全程旁聽紀檢預熱會。
省紀委書記仍是曲少波,六十二歲,行將異動;副書記兼監委副主任張小斌,四十四歲,從中紀委案件審理室掛職而來,骨子裡的技術範兒濃。李一凡把會務壓縮成三段,失敗樣本卷首,紅卡編號規則,家風並聯抽檢。
第一段是失敗樣本卷首。屏幕打開的第一分鐘隻播難看畫麵,拖延、回退、補簽、返工,時間碼在角落處跳動。張小斌點名三件例證,口岸閥位共用、政務大廳代簽、建設項目閉環回流,逐條配上證據鏈。
李一凡沒有點評,隻在白板寫下兩詞,複位時長,閉環中位。這兩個詞將成為紀檢周例會的必談口徑。曲少波略點頭,像在把視線遞給接班的節拍。
第二段是紅卡編號規則。張小斌拿出簡表,代簽出列、晚簽說明、空簽追責,三類情形對應三類紅卡。編號由係統自動生成,紅卡出現在透明指數右欄的同時,省直機關內網同步高亮,七日不可撤,撤銷需附完整證據鏈。
第一張紅卡當天落到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梁世玉。事由是家風並聯回執晚簽三日,說明不足五十字且重複表述。顧成業神色一變,起身想補充情況。李一凡抬手壓下,讓張小斌按流程呈現改正路徑,梁世玉即刻退出主戰位,改為協助崗,觀察期重啟。
第三段是家風並聯抽檢。紀檢、組織、審計三路各抽三十人,親屬回避三清單、飯局拒絕卡、家企報備表三件並聯上雲。係統先給分,再抽二次複核;複核不過,紅卡直達。顧成業把抽檢名單與年輕處長名單交叉,避免錯位。
會後十分鐘內,鏡像證據頁新增一個頁麵,紅卡編號解釋與複位路徑。頁麵開頭仍是難看一秒,群眾可以跟著編號找到過程。李一凡把頁麵地址貼到白板,讓媒體口把四十秒腳本裡的最後十秒改為複位路徑展示。
口岸並聯試跑進入第二天。牽頭的年輕處長陳硯,三十四歲,西南交大交通工程碩士,曾任磨憨口岸聯檢辦副主任,最大特點是說話少、動手快。他把抽簽台封箱錄像與核權屬校驗腳本放進鏡像頁,流程全程可複刻。
交付專班由蘇遇舟擔綱,三十六歲,法學科班出身,在省高院民二庭掛職過,熟悉合同與交付糾紛。他把鑰匙畫麵縮略上牆,把複位時長按省、市、縣三級拆分,群眾留言按編號回撥交叉驗證。
鏡像證據頁運營席位由吳嵐負責,三十二歲,省大數據局算法工程師出身,最擅長把複雜流程抽象成清晰的界麵。她上線動作詞詞庫,抽簽、核權屬、並聯、回執四詞置頂,新增異常、複位兩個按鈕,便於公眾快速理解。
紀檢預熱的第一輪抽查落在政務大廳。一個中年男子試圖拿舊名片求特批,窗口把二維碼舉到鏡頭前。鏡頭沒有情緒,二維碼沒有溫度。男子的手停在半空,退回黃線外。旁聽員在表格上勾選拒絕特批,時長三分鐘。
組織部報送觀察期崗位進度。陳硯、蘇遇舟、吳嵐三人全部生成戰位編號,陳硯的編號尾數是七,蘇遇舟尾數是三,吳嵐尾數是九。編號無意義,意義在於每次點擊後能看到一條可以驗證的路徑。
午間短會隻有十分鐘。李一凡先看紅卡清單,後看複位曲線。曲線第一段微降,第二段橫盤,第三段略有回彈。他不急於評判,讓張小斌在周例會時講清回彈的具體節點,把責任位的名字寫在白板四格裡。
財政條線提交獎懲同頁樣本。獎勵三項,扣減兩項,複位一項,證據鏈齊全。李一凡把樣本並入企業課堂,要求下一期隻講這個頁麵,不談願景。願景容易互相取悅,頁麵讓人對號入座。
建設條線送來一遝彩頁,想說明某重點項目與民生關係重大,建議走先建後補。李一凡把彩頁壓成白話卡,卡麵隻有兩個詞,拆圍擋,補並聯。顧成業在旁邊記下,對今後乾部述職統一改用白話卡。
窗口影像接入率在午後達到九成六,剩餘兩處因老舊設備延遲接入。吳嵐臨時搭建備用鏈路,犧牲分辨率換時效。時間碼清晰,影像穩定,掛紅與複位可以被準確抓取。李一凡讓技術席把方案寫進腳本庫。
紀檢係統開通匿名證據上傳端口,限定為影像、編號、簽名三類。上傳入口放在鏡像頁右下角,任何人都能提交。張小斌把風險提醒寫在側欄,虛假舉報納入黑名單,黑名單公開,避免舉報成匿名騷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下午三點,省交通運輸廳召開中層乾部會。梁世玉坐在第三排,桌上擺著調崗通知。通知不長,四句話交代邊界、複位、觀察期、回歸路徑。桌麵沒有掌聲,隻有幾支筆的摩擦聲。
顧成業在組織部的例會上提出保護年輕乾部的辦法。李一凡給出兩個字,證據。保護不是護短,而是把做過的動作、承擔的風險、壓下的曲線原封不動留在係統裡。誰看都一樣,誰來都不怕。
邊境線傳來一個小警情,某倉單試圖通過手填備注繞過核權屬。陳硯現場按下掛紅鍵,鏡像頁把異常標記成紅圈,回執燈暫停。並聯窗口要求補足權屬核驗,再次抽簽進線,繞行無效。紅圈在三個小時後變灰。
群眾留言區出現反複的兩個詞,快,穩。快表現在時長的下降,穩表現在節點的清晰。有人留言說自己少跑了兩趟,有人說自己的投訴很快接通。吳嵐把這些留言抓取成詞雲,掛在鏡像頁底部的角落。
媒體口把四十秒腳本的後十秒改為複位路徑。視頻仍以難看一秒開場,中段給抽簽與核權屬,最後十秒展示複位操作。字幕隻留動詞,沒有形容詞。評論區裡動詞開始多過形容詞。
紀委監委的紅卡牆在傍晚正式上線。首頁滾動顯示當日編號及簡短緣由,點擊後進入複位說明。第一天共有五張紅卡,三張代簽,兩張晚簽。最醒目的那張是梁世玉,緣由清楚,路徑明確,複位時長開始計時。
組織部同步掛出觀察期崗位的周目標,口岸並聯一次完整試跑,交付專班把五個老項目的鑰匙畫麵縮略上牆,鏡像證據頁兩分鐘複刻入口穩定運行。目標都寫成動詞加數字,避免陷入情緒化敘述。
晚飯後的駐地走廊有人停步,討論力度是否會傷害關係。顧成業一句話收尾,製度先到場,關係就不會擋路。他把這句話記在備忘錄,用來約束自己辦公室的口風。
政法委書記韓自南,五十七歲,長期在西南政法係統工作,善勘界線。他打來電話,隻問一件事,破網預案是否倒排到分鐘。張小斌答,倒排到秒。韓自南應了一聲,掛斷,留下一串沉默的忙音。
企業課堂夜場開講,主題是獎懲同頁與鏡像條款。坐滿整個廳的是園區與口岸相關企業的骨乾。講義不多,隻有三頁,路徑勝過宣言。結束時,沒有鼓掌聲,隻有窸窸窣窣的紙張摩擦聲,像一群人把東西裝回工具包。
技術席發來係統健康報告。鏡像頁訪問量破二十萬,匿名上傳口運行平穩,誤判率在可控區間。吳嵐把異常點列成兩類,一類可忽略的抖動,一類需盯防的回潮。回潮被標成黃色,等待下一次刷新。
李一凡走回白板,把今日曲線與紅卡數寫在角落。複位時長曲線略降,閉環中位數保持橫盤,紅卡五,綠燈三。數字沒有歡喜,也沒有愁苦,它們隻是指向第二天的動作。
顧成業請示是否要在乾部大會上通報梁世玉。李一凡否定,不做示眾,做複盤。把三日晚簽的組織原因講清,把複位路徑講清,把觀察期講清。示眾隻會引起情緒,複盤可以修複係統。
夜深,曲少波從會議室退出來,腳步慢而穩。他停在紅卡牆前看了幾秒,歎了一口氣,像是在把尾聲交給下句。他知道自己將要離開,也知道這套新的對話方式會很快吞沒舊的說話方式。
張小斌從另一端走來,手裡拿著一疊薄薄的清單。他把清單放在李一凡桌角,第一頁是下一周紀檢周例會的動作詞。動作詞很少,掛紅,複位,回撥,抽檢,封箱。每個詞後麵帶兩個數字,時間碼與負責人。
窗外風從山口吹進城,樹影在玻璃上像流動的水。駐地的燈光一盞盞落下,隻餘屏幕的冷白。冷白裡有細密的字,字後有穩定的動作。動作連成線,線壓住了情緒,留下可複製的骨架。
臨睡前,李一凡把顧成業、張小斌、韓自南、陳硯、蘇遇舟、吳嵐六個名字寫在白板邊緣,名字後麵寫各自戰位。戰位像棋盤,不是棋譜;棋譜會被背熟,棋盤要靠手下子。
他又把明日的第一句提示寫在便箋,紅卡不是終點,複位才是。便箋被貼到鏡像頁的右下角,像一枚不起眼的圖釘。圖釘不耀眼,卻能固定一張紙,固定一個習慣,固定一支隊伍的手感。
窗外的城在暗藍色裡沉靜,遠處塔台燈閃了兩下。李一凡拉上窗簾,合上白板筆。今天的紀檢預熱算是開了火,紅卡上牆,難看一秒,複位路徑,三句拚成一句話。明日還要跑口岸並聯,還要看交付曲線,還要把家風抽檢翻到上限。
他在黑暗裡默念時間與地點,二零二三年三月,春城。耳邊是風,桌上是數字,腳下是路。路不看人情,隻看時長。時長穩住,燈就會一盞盞亮起,像今晚屏幕上的那些小綠點。
喜歡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