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說的沒有錯。
“改革總的思路就是增加企業的自主性,但是這種自主性肯定是有區彆的,就跟我在座談會上講的,比較重要,比較大的單位,在改革方麵會比較謹慎,當然,從另一方麵來講,來自上級單位和領導的關注以及支持,也會更大,不會說經營狀況不好,虧損了就放棄掉,如果真的放棄掉了,對社會,對民生,對國家影響太大,承擔不起。”陳浩道。
他腦中早就有思路,這會兒隻不過是將思路跟周高廉說出來。
先前在座談會的時候,他就說了一些類似的言論,隻不過是那會兒其他的白酒廠領導一個個義憤填膺,非常保守。
他也就沒有說的那麼具體。
這會兒當著周高廉的麵,可以說的稍微具體點,讓周高廉對他的印象更深刻。
對付蠢人最好的法子,就是附和,不管對方說啥,就說對對對,跟聰明人,才值得深入交流,交換彼此的想法,互相啟發,學習。
“一些能源,礦產,包括涉及國家安全相關的單位,的確不能簡單的以經營狀況衡量。”周高廉點點頭。
“是這個道理,但是在其他的行業,特彆是服務,食品,輕工等行業,肯定是會慢慢的向市場化發展,將這些小的,影響不那麼大的單位丟到市場中去,讓它們自己競爭。”陳浩說道。
“有能耐的就活下來,沒有能耐就被淘汰掉,也就是被兼並或者直接倒閉。”
這些小的,不那麼重要的單位,在獲得更加寬鬆的政策的同時,也失去了國家的支持。
都是有利有弊。
改革實際上就是讓市場力量發揮更大的作用,提高整體的經濟效益。
一味的逃避,做鴕鳥,並不能對自身的狀況有所改善,反而會因此失去不少機會。
一些職工,包括部分領導,隻想著有一份工作,旱澇保收,安安穩穩過日子,存在這種思想的,在改革的曆程中,受到的傷害往往越大。
指望有份國營單位的工作就能傳宗接代,最後證明是一廂情願,改革的浪潮裡,不少人工作都丟了,下崗了,而激進的,腦子靈活的,膽子大的,賺的盆滿缽滿。
在這股時代的浪潮中,一個月賺的錢比以往一年賺的還要多。
“茅台廠雖然是酒水行業,但得到了領導的支持和鼓勵,應該是能獲得更好的發展,沒那麼容易倒閉。”周高廉道。
他被陳浩說的有點心慌慌。
按照陳浩的意思,茅台似乎也會被兼並,倒閉。
畢竟酒水行業也不是啥非常重要的行業。
“這世上唯一不變的,就是一切都在變化,茅台得到了領導的鼓勵和支持,這是茅台的優勢,但得到領導支持和鼓勵的不僅僅隻有茅台酒。”陳浩道。
“茅台無論是在產量,還是銷量方麵,都還不是第一,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所謂很大的進步空間,實際就是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
“產量方麵,按照你的建議,按勞分配,獎罰分明,多勞多得,的確是提升了產量,但機器設備很落後,想進一步提升產量,得購置更先進的生產設備才行。”周高廉道。
“我這次過來,開座談會,見見行業內的各位同誌,其實就是想看看哪家酒廠有沒有設備,可以轉賣給茅台。”
他把陳浩當成了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