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七日,一大早。
衍聖公孔尚賢將一封六百餘字的《謝恩疏》呈遞到通政司。
通政司檢閱後,立即送閣。
內閣次輔呂調陽看過後,不由得皺起眉頭。
放在往日。
這就是一篇引用孔聖人大量言論,感激皇家天恩、讚頌朝廷對官員不薄、黎民不薄的的官樣文章。
依照慣例。
此類文章自然是要令各衙門傳抄,然後公示天下,以展現皇恩浩蕩,天下政通人和。
畢竟。
衍聖公,名義上是天下讀書人的禮製道德領袖。
他的書麵言論,往往被許多讀書人奉為圭臬。
至少表麵上奉為圭臬。
誰反駁他,那就是與孔老夫子過不去。
但當下。
在《給驛條例》惹得官員們高呼“朝廷恩薄”之時。
此謝恩疏。
無疑是促進廢除《給驛條例》的一把利刃,會使得更多官員上奏懇請廢除《給驛條例》。
呂調陽怎能不知孔尚賢的私念!
但他又細細一想。
此疏,有助朝廷順勢廢除《給驛條例》。
據目前情況來看——
李太後、小萬曆、馮保、以及大多六部堂官都是傾向於廢除《給驛條例》的。
呂調陽入閣後,一直秉持著“大局為重”的為官理念。
曆來新政,都會造成天下動蕩,他也怕大明亂了。
而今,針對侯東萊之子私用驛站之事,常朝公議過,小萬曆也下了旨意,條例已鬆了口子。
若再撤回,那就太有損皇權威儀了。
不如就坡下驢,遵從大多數人的意願。
今早,首輔府的門人來報,張居正病情加重,仍不能上朝,又請假了一日。
而張居正昨日所言的辭呈並未出現。
呂調陽與張居正共事多年,對他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張居正做事向來謹慎穩重。
昨晚稱遞交辭呈,自然是氣話,他絕不可能一氣之下就撂挑子。
呂調陽想了想。
最後決定還是要征求一下李太後與小皇帝的意見。
……
半個時辰後,文華殿偏殿。
李太後垂簾坐在裡麵的臥榻上,小萬曆手持毛筆,做著功課。
馮保伺候在一旁。
時而鋪紙,時而研磨,時而倒茶,時而端點心。
呂調陽將衍聖公孔尚賢的《謝恩疏》呈遞了上去。
片刻後。
李太後、小萬曆、馮保都通讀了一遍。
“呂閣老,您如何想?”小萬曆問道。
呂調陽回答道:“臣以為,《給驛條例》造成的官怨太重,不如將這篇《謝恩疏》傳抄公示,順便將此條例的懲罰規定減弱一些,緩緩圖之。”
“大伴,你呢?”小萬曆又問道。
馮保想了想,道:“臣也覺得該鬆一鬆,最近官場的怨氣太大了!”
此條例使得馮保的收益驟降,也使得他那些宦官兒孫們叫苦不迭,他自然支持廢除。
隨後,小萬曆看向李太後。
張居正不在時,他自然要問詢李太後的意見。
李太後微微點頭,道:“不可廢除但可減弱,厚賞衍聖公,以表態度吧!”
“另外,馮保,你午後代陛下看望一番張閣老,向他解釋一下陛下為何輕懲侯巡撫之子!”
“臣遵命!”馮保回答道。
小萬曆補充道:“賞衍聖公徽硯一個,宣紙五刀。”
“是。”馮保躬身點頭。
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