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八日,午後。
沈念奔向司禮監內書堂,決定將在內書堂的最後一堂課講完。
他一躍成為日講官,自然不能再在內書堂講學。
故而他向馬自強申請,再在內書堂上一課,算是有始有終。
約一刻鐘後,沈念大步走入內書堂。
四百多名十歲左右的小宦官,站得整整齊齊。
有的眼眶泛紅,有的兩眼噙淚,全都一臉不舍地望向沈念。
沈念從三月初任教到現在,已有半載。
雖日才來一次,但卻對他們影響頗深。
沈念給了他們足夠的尊重,讓他們獲得了學習的樂趣,讓他們明白了做人良善的重要性。
也漸漸讓他們相信,他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自進宮以來。
沈念可謂是唯一一個沒有將他們當作殘缺卑賤者的官員教習。
沈念見學子們如此不舍,眼睛也有發酸。
他環顧四周,發現幾乎沒有能叫上名字的。
因外臣與內宦不能接觸過深,故而沈念一直沒有問詢他們的名姓。
但卻記住了大多數小宦官的臉。
這些孩子命運多舛,比一般的孩子更懂事,也更勤奮,若走正道,日後對小萬曆是大有裨益的。
沈念緩了緩,雙手往下虛壓,示意眾人坐下。
然後。
他高聲道:“今日,是我為大家上的最後一節課,便不講經史了,我們講一個人,一個偉大到必將載入史冊、必將名垂千古的太監,三寶鄭和。”
小宦官們立即精神起來。
三寶太監的故事,他們幾乎都耳熟能詳。
但沈念無論講什麼,都與彆人與眾不同,他們仍非常愛聽。
當即。
沈念緩步走下講台,雙手一背,開始了他在內書堂的最後一堂課。
他選擇講鄭和。
是希望這群小宦官們也能立鴻鵠之誌,心中想著為大明做些什麼,為天下百姓做些什麼。
而非心裡滿是一些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壞主意。
這一次,沈念準備得甚是充分,激情十足。
從鄭和入宮服役,在燕王府服役,講到他遠航西洋,在三十多個國家留下腳印,弘揚大明國威……
小宦官們身板挺得甚直,豎著耳朵,連眼睛都不舍得眨。
這一次,沈念講學的時間非常長。
一直到太陽落山,天氣漸暗,他才長呼一口氣,然後從小宦官中間,走回講台。
“諸位,最後一課,我便講完了!”
“一日為師,終身為師。在我眼裡,你們便是我沈念的學生,若有一日,你們飛黃騰達,無須記我教誨之恩,懂得報效朝廷,對下屬、對百姓好一些就行;若困於生計,難以生活,找到我,我幫你們!”
“最後,我再送你們一句話:如果不知以後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便先做個好人。”
“咱們後會有期!”
說罷,沈念朝著眾小宦官深深鞠躬。
小宦官們連忙離開座位,紛紛跪在地上,齊齊高聲道:“謹遵先生教誨!”
“都起來吧!”
沈念說完此話後,還不待小宦官們站起,便快步離開了內書堂。
對這些小宦官,他也是動了真感情的,再停留片刻,他也要落淚了。
……
接下來的日子。
沈念的公事重心,便完全轉移到了日講與君前記注之上。
近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