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道:“相爺乃是朝廷的頂梁柱,下官還要仰仗相爺的提攜!”
聽到這番話,呂夷簡心裡很是受用。
他一直聽說包拯剛正不阿,自命清高。
可現在看來,傳言不可信。
他還是很會說話,明白人情世故的嘛。
想到這裡,他說道:“聽說包大人在定遠縣三年,廣施仁政,輕徭薄賦,三年之間,便增加人口三千,政績斐然,足見包大人有過人之才,對得起太後和皇上的信任。”
“相爺過獎了,下官不過是儘人臣之責罷了,不敢居功。”
“好!好啊!”呂夷簡連連說了幾個好字,對包拯也不由得刮目相看,“老夫還聽說,包大人赴任後,便收了一文一武,協助包大人懲奸除惡,老夫很是感興趣,能否讓老夫看看這二人。”
包拯沒想到連堂堂宰相都知道展昭和公孫策,很是詫異,連忙道:“承蒙相爺垂愛,公孫先生和展護衛便在門外。”
呂夷簡隨即命人去傳二人。
須臾。
展昭和公孫策來到,趕忙行禮。
看到兩人的模樣,呂夷簡臉上也露出欣賞的意味:“好一個智囊公孫策、南俠展昭。”
尤其是展昭,呂夷簡早就聽說過他的名號,年紀輕輕,武功便已出神入化,天下無敵手。
且行俠仗義,鋤強扶弱。
委實沒想到竟然會被包拯一個知縣收在麾下。
因為以展昭的修為,若要進入官場的話,考一個武狀元輕而易舉,足以做個將軍。
他卻偏偏要去包拯身邊做個護衛,可見包拯這個包青天的名聲,並非浪得虛名。
此時,呂夷簡也是在暗暗琢磨,該給包拯安排一個什麼職位合適。
此人和範仲淹都是皇帝最倚重的臣子。
朝廷將包拯外放,有諸多的因素。
而對小皇帝來說,就是為了讓包拯在地方上曆練曆練。
經過這三年的磨礪,包拯也給了朝廷一個滿意的答複,足可升任。
此時,絕不能再委屈他做個知縣,要不然皇上怕是要不高興了。
“包大人在定遠縣的政績,有目共睹,老夫會如實稟報皇上,包大人暫且回驛館,待老夫稟報皇上之後,再行安排。”
呂夷簡作為宰相,自然可以左右地方官吏的升遷調度。
不過他還愚蠢不到替太後和皇上做主。
畢竟,包拯是皇上的寵臣。
他能做的,就是要讓包拯知道,自己對其有提攜的意思。
這樣一來,包拯若是升了官,也會承他這個情,他的目的就達到了。
“多謝相爺!”包拯拜謝,“那下官便告辭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