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他如此堅持,皇上也不再強求,點頭同意,外放江陵府。
曹國舅道:“陛下,包大人是難得的清官,還望皇上不要因臣弟和臣之事而對包大人有所芥蒂。”
“包大人斬殺卿弟,卿卻能以德報怨,真乃國之棟梁!”
“在其位則謀其政,若臣處於包大人的位置,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嗯!”趙禎對曹國舅的正直毫不懷疑。
曹國舅退下後,便又前往後宮拜見妹妹曹皇後。
見大哥要她不記恨包拯,皇後都驚呆了。
“兄長莫非糊塗了,包拯殺了你我的弟弟,讓曹家蒙受奇恥大辱!”
曹國舅搖了搖頭,一副深意的表情:“娘娘,讓曹家蒙羞的並非包拯,而是我們自己。”
“娘娘乃一國之母,萬不可因私仇而廢公義,忘卻自己的身份。”
“包拯不僅是賢臣,更是能臣,大宋需要包拯這樣的人才,皇上更需要包大人輔佐。”
“娘娘若能明白這一點,那臣也能安心離京了!”
曹皇後聽後,心中暗自苦笑。
她恨不得將包拯碎屍萬段,以解心頭之恨。
現在兄長卻要勸她放下私怨,以大局為重。
她自認沒有這樣的胸襟,無法忽視弟弟的慘死,更無法原諒包拯。
皇上和太後不殺包拯,情有可原。
那是他們寵信的臣子。
但包拯是曹家的仇人,兄長怎麼可以放下仇恨,不顧親弟弟的死活。
她不明白,兄長究竟被包拯灌輸了什麼迷魂湯。
“兄長,恕妹妹無法答應!”
“我就不信包拯一輩子都不會犯錯,一旦行差踏錯,有任何把柄,本宮定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曹皇後眼中血紅,表情猙獰。
看到她這副模樣,曹國舅無奈地長歎口氣,感到無能為力。
知道自己的勸說已無濟於事,一切隻能看包拯的造化了。
次日,曹國舅整理行裝,坐上馬車,離開了京城。
來到十裡亭。
卻見包拯帶著展昭和公孫策,早已在十裡亭等候,專程為他送行。
並非因為巴結曹國舅,也不是因為懼怕曹家的勢力,而是包拯單純地認為曹國舅人品不錯,想與他結交為友。
“國舅爺,是包大人!”馬夫停下馬車道。
曹國舅下了馬車,雙方互相致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