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為民撥通了唐娜的電話:
“唐娜嗎?我是張為民啊!”
“張先生啊,我還以為你人間蒸發了呢。上次打電話說要來拜訪趙教授和我,話說完這都兩個多月了。你現在來上海了?”
“實在不好意思,是我爽約了。我從上海回來當天就出了場車禍,最近才剛剛出了院。”
唐娜聽到這個消息心裡一驚,立即又為自己剛剛說的話感到自責:
“對不起,張先生,我不知道你出了這事,也怪我,這兩個月都沒有給你打個電話問候一下。那麼,你受傷嚴重嗎?”
“還好,不算太嚴重吧,鬼門關裡走了一遭,不過我福大命大,現在沒事了,等到不用坐輪椅了,我就去上海拜訪你和趙教授。”
“都坐輪椅了還說不嚴重,我應該去看望一下你的。”
“你不用往我這兒跑,這次給你打電話是想請你幫我個忙。”
唐娜也是心直口快的人,也不問什麼事情就滿口答應下來:
“什麼事兒你說吧,我一定幫你去辦。”
“這個事情一定要保密。我上次去上海簽的訂單已經有一部分交貨了,也回了一部分款,我給你個人賬戶上打30萬現金,對於幫過我忙的朋友們,我需要表示一下,也包括你和趙教授。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唐娜在電話裡開玩笑道:
“張先生,咱們總共就見過兩三次麵,你就這麼放心把三十萬巨款打到我個人賬戶上?你不怕我攜款潛逃啊?”
張為民篤定地說:
“我對你的人品絕對放心,這叫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唐娜說道:
“好吧,誰讓我剛才已經答應幫你的忙了。本來這種事情我是不會碰的,也就是你的事兒,我實在是不好意思推脫……”
新的訂單不斷地生產,發貨,收款……民為機械配件公司的賬戶上很快就有了沉澱資金。
張為民如約向礦機廠分期支付設備款,礦機上也按時向銀行歸還貸款,一切都如預期。
張為民又接收了礦機廠的二百名下崗工人,全部進入公司工作,生產錐螺紋套筒。
產能翻了三倍,之前的那些訂單已經不能滿足現在新增的產能,訂單,訂單,需要更多的訂單。
張為民把連舒玥叫到跟前:
“舒玥,按我們現在手裡的訂單,最多可以維持生產多長時間?”
“大概半年左右。”
“我們必須未雨綢繆,現在需要招聘一些業務人才,去全國各地跑市場,你能通過你閨蜜文秋影在她們的報紙上刊登招聘廣告嗎?”
“當然可以,這個事情你就交給我辦吧!”
……
張為民最近發現自己有些異樣。
之前頭上有零星了幾根白頭發,現在沒有了。
精力似乎也比之前旺盛了。
難道是這場車禍讓自己的身體產生了逆生長?
但這也提醒張為民,自己今年已經36歲了,人生最黃金的年齡就是這幾年。
他必須抓住機會,利用自己的信息優勢,快速積累財富。
但是林昊是做電子商務起家,在電商平台的運營方麵經驗十足,但是當下這個時代由於通信、互聯網的發展還處於比較原始的狀態,不足以支撐電子商務的發展。
雖然1995年對於中國來說是個充滿了機遇與挑戰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選擇一個正確的風口就能快速騰飛。
張為民憑借林昊的記憶和投資眼光,看好未來幾年這幾個行業的發展:
一:隨著國企改製政策的逐漸明確,國家對國有大型骨乾企業進行重點扶持和改革,同時逐步放開中小企業,允許多種所有製形式發展,如民營化、股份製改造。投資實業是個不錯的發展方向,但是需要大量的資金。
二、國企將承擔的社會職能,如住房、醫療、教育等逐步剝離,住房商品化是必然發展的趨勢,房地產行業發展潛力巨大,但同樣是需要大量的資金。
三、投資金融行業,比如股票、期貨。1995年的股市還沒有漲跌幅的限製,投機空間非常大,同樣風險也特彆大。
雖然利用林昊的記憶,確實可以抓住幾次暴漲的機會,但是投資股票同樣需要大量資金,如果拿著幾十萬去炒股,這個雪球滾得還是不夠快。
期貨就不一樣了,同樣沒有漲跌幅限製,但是不需要大量資金,隻需要有5到15的保證金,利用期貨市場的杠杆效應,就可以撬動67倍到20倍的期貨合約,風險也是同樣的倍數。
張為民決定先在期貨市場快速積累一筆資金,之後再投資到實業和房地產行業。
但是林昊也沒有在期貨市場一點經驗可以借鑒。
沒有足夠的交易經驗和相關知識的情況下去交易,無異於賭博。
雖然任何的創業和投資行為都有一些賭的成分。
但是賭神和賭徒還是有明顯區彆的。
賭神注重策略和戰術,他們懂得控製自己的情緒和節奏,從不盲目冒險,能夠在風險中理性決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