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紙不僅是工程文件,還是工程的語言,是設計和生產溝通交流的媒介!”
楊行秋拿著微微發藍的紙張,突然想起上專業課時,教授說過的話。
製圖學,有著悠久的曆史。
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就可以繪製圖樣,製造工具。
製圖學發展成一門學科,則要從西晉裴秀繪製《禹貢地域圖》開始。
運用比例尺和投影技術,將名山、大川、城鎮、鄉村等各種地理要素標示在圖上。
裴秀也因此被稱為“製圖學之父”。
公元十八世紀,法國科學家加斯帕爾·蒙日創立了畫法幾何學,奠定了製圖理論的基礎。
有了圖紙,設計人員可以把自己設想的機器部件用一張圖紙上的平麵圖形表示出來。
圖紙到了工廠,工人可以根據這平麵圖形立即想象出該部件的實際形狀,並把它製造出來。
沒有畫法幾何學,機器的大規模投產和工業革命是不可能實現的。
為什麼放著計算機製圖不用,還要學尺規作圖呢?
現在,楊行秋慶幸自己還算認真的學習了課程。
“王賢,為師現要傳授製圖之法,仔細觀摩學習!”
“弟子明白!”
王賢有一套做木工活的工具,剛好好可以拿來製圖。
直尺,圓規都有了。
再把木炭磨尖當鉛筆用。
楊行秋開始思考起要設計的內容。
用蒸汽機就需要鍋爐,那就先從鍋爐開始設計吧。
楊行秋做好了準備,拿來一塊大小合適的木板當做繪圖板開始了製圖。
首先是,圖框。
“沒有圖框,就不能叫圖紙!”
楊行秋回想著老教授的教誨,按著規範認真地畫好圖框。
然後是右下角的標題欄
“你們記住,要對圖紙負責,留下日期和自己的名字,曆史會記住你們的過錯和功績。”
畫好標題欄,楊行秋寫下。
時間:公元383年11月
製圖:楊行秋
審核:楊行秋
至於要設計一款什麼樣的鍋爐,楊行秋也早就有了預想。
按照牛鈞展示過的鑄造工藝,可以試著做個小型往複式鍋爐。
往複式鍋爐金屬用量少,製造組裝快,維護成本低,
楊行秋馬上開始計算。
小型鍋爐,工作壓力125pa,額定蒸發量10t/h。
由額定蒸發量可計算出熱功率。
1t/h≈60x104kcal/h≈07w≈711b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