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這個鍋爐的功率可以達到7兆瓦,711馬力。
讓他們見識下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澎湃動力吧!
楊行秋接著計算。
無煙煤熱值,25123265。
一個小時要1噸多的煤炭。
還好牛家莊煤炭供應充足。
接下來是熱力計算。
空氣平衡、空氣和煙氣量、煙氣特性、鍋爐熱平衡。
需要經過一係列計算,查表的操作。
楊行秋記憶力和算力過人,很快算出了尺寸。
堆置固體燃料的爐排,麵積10平方米。
爐膛前拱50°,覆蓋率50,後拱15°,覆蓋率60。
容積3378立方米,高度3378米。
前牆總麵積88平方米,後牆總麵積11平方米。
左右側牆麵積23888平方米,頂棚麵積22158平方米。
則爐膛總容積為52554立方米。
數據齊全,楊行秋準備畫圖。
不過看著手裡的尺子,楊行秋才發現哪裡不對。
自己是按公製單位計算,畫圖用的尺規還是市製單位。
“我們是能夠克服困難的,不管什麼樣的困難也不怕,自己動手,發展生產,克服困難。”
楊行秋又想起了些隻言片語。
延安的窯洞裡都能造出機床和柴油機。
一個鍋爐而已,算得了什麼呢?
楊行秋直接開始進行單位換算,這無疑又增大了工作量。
“王賢,圖紙要用三視圖來畫,從上麵、左麵、正麵三個不同角度觀察同一個空間幾何體,畫出的圖形就是三視圖。看好,這是正視圖。”
楊行秋邊畫邊給王賢講解著製圖的要點。
王賢能夠理解,因為做木匠活離不開作圖。
“正視圖,要確定主視投影方向,首先放置組合體,選擇組合體自然平穩的放置位置。並使組合體的表麵相對於投影麵儘可能多地處於平行或垂直的位置。”
楊行秋介紹著製圖的原則,王賢聽得很認真。
“先畫實形體後畫中空的形體;先畫大形體後畫小形體;先畫輪廓,後畫細節。”
“可見輪廓線,用粗實線,不可見輪廓線,用細實線,區分剖視圖用波浪線,箭頭用來標明尺寸。”
標尺寸的時候,還不能寫阿拉伯數字,用漢字來標注。
這讓楊行秋很不習慣。
而且畫角度的時候,還沒有量角器用。
“王賢拿個角尺過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