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翠穀村生態旅遊度假區的逐步建成,村子愈發熱鬨起來,前來遊玩的遊客絡繹不絕,村裡的各項產業也在這股熱潮的帶動下蒸蒸日上。
然而,在這一片繁榮景象背後,新的挑戰又悄然來臨。
那是個陽光熾熱的夏日,王大山正在村裡的核桃加工廠查看新一批核桃油的生產情況,一位村乾部匆匆趕來,滿臉焦急地對他說:“大山啊,出事兒了,咱村外麵那條通往鄉裡的路,因為前些日子暴雨衝刷,好幾處都塌了,現在運貨的車進出都困難,這可咋辦呀?”
王大山一聽,眉頭瞬間皺了起來,心裡明白這路要是不通暢,那村裡的核桃產品往外運、旅遊物資往裡進都會成大問題,當下放下手裡的活兒,跟著村乾部就往村外趕去。
到了那塌方的路段,隻見原本平整的土路出現了好幾個大坑,有些地方甚至整個路基都垮了一部分,旁邊的排水溝也被泥沙填滿了。
王大山蹲下身,看著這糟糕的路況,麵色凝重地說:“這路要是不趕緊修,咱村的發展可就被卡脖子了啊。”
這時,幾個村民也圍了過來,七嘴八舌地說著。
“大山啊,修這路可得費不少人力物力呢,咱村剛在度假區那邊投了不少錢,現在還有這餘力嗎?”
一位上了年紀的村民憂心忡忡地問道。
王大山站起身來,拍了拍身上的土,堅定地說:“叔,這路再難咱也得修啊,沒路,咱的東西賣不出去,外麵的遊客也進不來,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費了。咱們咬咬牙,想辦法湊湊人力和物資,總能把路修好的。”
回到村裡,王大山立刻召集了全體村民開大會,把路的情況和利害關係跟大家講清楚了。
“鄉親們,這條路就是咱們村的生命線啊,現在它壞了,咱們不能眼睜睜看著不管。我知道大家都不容易,可隻要咱們齊心協力,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咱們每家出點勞力,能出物資的出物資,一起把路修好,大家覺得咋樣?”
王大山目光誠懇地看著大家。
人群裡先是一陣沉默,隨後一位年輕力壯的小夥子站了出來,大聲說:“大山叔,你說得對,咱不能讓這條路斷了咱的好日子,我家先出我這個勞力,每天都來乾活兒!”
“對,咱也出!”
“還有我家!”
大家紛紛響應起來,王大山看著這一幕,心裡滿是感動,眼眶都微微泛紅了。
說乾就乾,第二天,男女老少齊上陣,扛著鋤頭、鐵鍬,推著小推車就來到了塌方路段。
王大山更是以身作則,挽起袖子,一鍬一鍬地挖著溝裡的泥沙,邊乾邊喊著號子給大家鼓勁:“嘿喲嘿喲,大家加把勁呀,修好大路奔前程喲!”
村裡的老石匠也帶著幾個徒弟,忙著敲石頭、搬石塊,準備用來修補路基。
有個小徒弟累得直喘氣,嘟囔著說:“師傅,這活兒可真累啊,啥時候能修完呀。”
老石匠抹了把汗,笑著說:“孩子,彆嫌累,咱這是為了咱村以後的好日子呢,當年修咱村第一條路的時候,那可比這條件苦多了,不也修出來了嘛,隻要堅持,很快就能修好咯。”
在大家熱火朝天乾活的時候,王大山又在操心著物資的事兒。
村裡的資金有限,光靠人力還不夠,還得有水泥、沙石這些材料啊。
他思來想去,決定去鄉裡找找領導,看看能不能爭取點支援。
到了鄉裡,王大山把翠穀村的情況詳細地跟鄉長說了一遍,懇切地說:“鄉長啊,咱翠穀村現在好不容易有了點發展的勢頭,可這路一壞,真的是寸步難行啊,您看能不能給咱批點物資,幫咱把路修起來呀?”
鄉長聽了,沉思片刻後說:“大山啊,你們村的情況我也了解,確實不容易。鄉裡這邊也有難處,不過你們這麼積極主動修路,也是為了集體發展,我儘量給你們協調一些水泥和沙石,你們可得好好利用啊。”
王大山一聽,連連道謝,心裡的一塊大石頭落了地。
帶著鄉裡支援的物資回到村裡,大家的乾勁更足了。
經過十幾天的辛苦勞作,路終於漸漸有了模樣,大坑被填平了,路基也重新夯實,鋪上了沙石,最後澆上了水泥。
路修好的那天,村民們站在嶄新的道路上,臉上都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哎呀,這下咱村的發展又能順順當當的了!”
一位大媽高興地說。
“是啊,多虧了大山帶著咱們一起乾呐!”
眾人附和著。
王大山看著大家,笑著說:“這都是大家的功勞,咱們隻要團結一心,啥困難都能克服。不過這路修好了,咱們還得想著下一步怎麼讓咱村發展得更好呢。”
就在這時,村裡的小學老師找到了王大山,跟他說:“大山啊,咱村現在發展得越來越好,可孩子們的教育不能落下呀,我覺得咱們可以在學校裡多開些興趣班,培養孩子們的特長,讓他們以後也能為村裡出份力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