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山得知這個消息後,心裡很著急。
他再次召集村民們開會,說:“鄉親們,咱們遇到困難了。手工藝品的出口訂單少了,咱們得想辦法把市場轉回國內,拓展國內的銷售渠道。”
手工藝人們都有些發愁,劉大爺說:“大山啊,國內市場咱們也不熟悉,咋拓展啊?”
王大山思考了一會兒說:“我想咱們可以和國內的一些大商場、超市合作,把咱們的手工藝品擺到他們的貨架上。還有,咱們可以利用現在的線上銷售平台,加大宣傳力度,多搞一些促銷活動。”
為了打開國內市場,王大山親自帶著手工藝品樣品,去了國內的幾個大城市,和商場、超市的負責人洽談合作。
在洽談過程中,他遇到了很多困難,有些負責人對翠穀村的手工藝品不了解,有些則擔心銷量不好。
但王大山沒有放棄,他耐心地給他們介紹翠穀村手工藝品的特色和優勢,還拿出了之前的銷售數據和客戶評價。
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有幾家大商場願意和翠穀村合作,簽訂了銷售合同。
同時,村裡的年輕人也在網上加大了宣傳力度,製作了精美的宣傳視頻和圖片,吸引了很多國內消費者的關注。
翠穀村的手工藝品在國內市場上逐漸打開了銷路,訂單也越來越多。
在應對手工藝品產業困境的同時,王大山也沒有忘記農業的發展。
他發現,隨著村裡年輕人越來越多地參與到旅遊和手工藝品產業中,農田裡的勞動力有些不足了。
王大山又開始思考如何提高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減少對人力的依賴。
他向上級政府申請了農業機械化扶持資金,購買了一些小型的農業機械,如收割機、播種機等。
王大山還組織村裡的年輕人學習農業機械的操作技術,讓他們既能在旅遊和手工藝品產業中發揮作用,又能在農忙時節幫助家裡乾農活。
在王大山的帶領下,翠穀村在時代的浪潮中不斷堅守和奮進。
無論是文化建設還是產業發展,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又是一個豐收的季節,翠穀村的農田裡一片金黃,收割機在田野裡歡快地奔跑著。
手工藝品店裡,顧客們來來往往,挑選著精美的工藝品。
文化室裡,傳出了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和村民們的歡聲笑語。
王大山站在村子的高處,望著這一片繁榮的景象,心中充滿了自豪和感慨。
他知道,翠穀村的發展離不開每一個村民的努力,也離不開時代的機遇。
在未來的日子裡,還會有更多的挑戰和困難,但他堅信,隻要大家團結一心,就一定能夠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鄉親們,讓我們一起努力,為了翠穀村的明天,加油!”
王大山對著村子大聲呼喊著,聲音在山穀中久久回蕩。
喜歡四合院:我罩著傻柱,誰敢反對?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罩著傻柱,誰敢反對?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