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塵夫妻倆都很擔心孩子的健康,孩子住院,他們自己也吃不好睡不好。尤其欣然,睡眠都不踏實,她老是從夢中驚醒。她在夢裡夢見醫生說,孩子的病情嚴重了,需要手術治療。
隨即她看著孩子被推進手術室裡,然後孩子在那裡用嘶啞的聲音想哭都哭不出聲。然後她看著孩子被開膛破肚,嚇得她在夢裡大叫,一身冷汗嚇醒了。
一塵也被她驚醒,給她倒了一杯水,安撫她不用太擔心,孩子一定沒有事情的。欣然喝了水後,稍微平複了情緒。第二天一早,她匆忙地吃早餐後,就急急忙忙讓司機帶自己去醫院。她實在不放心孩子。
莎莉在吃早餐的時候,輕聲細語地安慰欣然,讓欣然心裡一陣暖。莎莉讓欣然不用太擔心,自己也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一家人遇到問題了一起扛。欣然抬頭看到婆婆這麼支持她,熱淚盈眶。她靠在婆婆的懷裡。婆媳倆相處多年,感情深厚,就像母女一樣。
一塵這次整合的三家醫院都不是一帆風順,都有阻力,還不是談判價格這麼簡單。他們談判合作方式的過程也是遇到了一些難度。考慮到自己公司的資金鏈的壓力,他們嘗試著與資本合作,而找資本投資的過程也是困難多多。
這些即將被收購的醫院的員工都有些恐慌,有能力的醫護人員都在忙著跳槽,隻有個彆醫護人員堅決地說,會留下來。
有個醫院還有人煽動醫護人員出來鬨,要求醫院給他們合理的賠償,他們為此罷工了幾天。醫院無法正常開展工作。隻有少數負責任的醫護人員還在崗位工作,照顧住院部的病人。
這個醫院的院長非常頭大,為此他不得不讓分管醫務關係的副院長出來和員工們表態,即使醫院要重組合並,但是並不影響大家的工作和待遇。他們一定會為大家爭取最優的待遇。但是如果有的人有了更好的去處,他們也不會阻攔,還是會按正常的離職手續,並且幫忙寫推薦信。
另一家醫院曾經有資產管理公司想要收購他們,但是價格出得太低。這家醫院特長在於他們是家中西醫結合的醫院,有自己的針對不同疾病的研發配方,可是他們由於住院部接收的病人都是需要長期住院療養的,占了床位,雖然也有些收益,但是還是虧損的。
而他們的管理成本、運營費用相對高,又是一家私立醫療機構,連續幾個月都沒能按時發工資。他們之前的老板是一個房地產開發商,本來開發商建這個醫院的時候是想要利用它優越的地理環境,背靠幽靜的山景,對麵有個公立的養老院。他們投資了四個多億建立的醫院,當時的住院部病房全部按照病房的標準來裝修的,都是單人間或者套房。
可是這些病房和辦公室並沒有全部利用上,空置率還是高達50左右。他們在前一兩個月還做了一次裁員,減少了40的後勤人員。縮減辦公成本,現在他們都控製行政費用了。幾家想要收購他們的資產管理公司都是看著它優越的硬件條件,想要用來做盈利的養老機構的。
當得知這個醫院出現了資金問題,他們都趁機壓價,至少比院方預期的價格低了60。院方一怒,都不想賣給他們,現在他們不輕易和談收購的機構見麵。
一塵他們集團好幾次約見院長,都被推了時間,而且他們要求先提供方案過來,他們看了之後再談。
集團的市場部前幾天已經遞過去收購的方案,現在還沒有消息。大家都有些焦急了,在想著會不會黃了?
一塵也是在等著消息。他側麵也找人打聽,這個醫院還有沒有找其他的機構談合作。但是目前為止,院方還是按兵不動。
一塵他們能做的就是等。一塵還是要下這步棋,如果不能通過商務談判下來,那就找這個房產商直接進行談價。
他必須這麼做,這樣可以讓集團不需要被資金鏈影響,而且可以堵住那些董事們的口,尤其那幾個老狐狸董事。
他還接洽了上海的一家中國的保險企業。發現他們對於把醫院改造整合成為養老社區還是比較感興趣,他還同時接觸了一家連鎖的月子中心。也是有意向要做這樣的模式。
通過這兩個機構的合作,想要盤活原來的一家醫院就相對容易多了。他帶著兩家機構去和院方談判,沒想到院方這次動搖了。他們認為這種方式可以操作,還是有利可圖的。
一塵就按這樣的模式和醫院談合作,沒想到這次終於把上海的一家醫院談成功了,他們按不同的比例合作,有機會盤活醫院還能獲得不錯的收益。
沒想到,兩天後,等了多日的那家醫院給了消息,說他們院長願意和石家集團溝通,需要他們的話事人出麵談。
一塵因此親自過去麵談,雖然孩子還在醫院住院。他和欣然說,他必須出席這個會議,讓她好好照顧孩子。然後也和孩子說:“爸爸過兩天就回來了,讓他快點好起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