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見到一點希望,老爺子又鬨這一出。
吳全友隻覺得心力憔悴,恨得牙根直癢癢,隻能先回家了。
吳家人前腳剛走,隊長趕緊開門開窗。
大過年的,弄了一屋子屎味兒,誰能不生氣?
隊長愛人體弱,涼風一吹,立馬開始咳嗽,可還是用很虛弱的聲音囑咐隊長。
吳全友這人是典型的騎牆派,千萬不能和他走得太近,否則早晚會出事。
隊長低頭沒出聲,他哪能不知道?
換作是在戰場上,這小子肯定是給小日子開城門的!
拋去私仇,隊長也不會讓他好過。
他這種從戰場上下來的,最煩的就是牆頭草!
……
此時,陳東已經從密道鑽進山裡。
山裡有一種常春藤,這東西長得很粗,而且韌性很足。
不過,基本沒人用它來做什麼。
正是因為沒人要,導致這東西漫山遍野都是。
鐮刀被磨得格外鋒利,沒用多久,陳東就弄了滿滿一捆。
常春藤實在太長,在屋裡根本處理不了,隻能拿到門口去處理。
周圍的懶漢閒婆很快注意到他。
常春藤很常見,有時候甚至不用特意砍,在山腳就能撿到。
他們不好奇陳東是怎麼得到的常春藤,隻是好奇他要乾什麼。
畢竟,這東西就是個廢物。
然而,這在陳東眼裡,卻是絕好的東西。
他們之所以覺得常春藤是廢物,主要是因為這東西難處理,兩個壯漢都不能把它彎曲過來,更彆提做什麼物件了。
陳東心裡很明白。
那是因為他們采摘和製作的方式不對!
常春藤最茂盛的時期是夏末秋初,正是韌性足的時候,當然不好處理了。
反倒是這個季節,藤裡的水分早就沒了,這才是最好的采摘季節。
另外,處理的方式也很關鍵。
陳東先燒了一大鍋水,把黑褐色的藤放進去小火慢煮。
高溫把藤蔓組織破壞,一整根藤蔓分解成無數粗壯的纖維。
既保留韌性,又能讓它服服帖帖。
這才是常春藤的正確打開方式!
隻不過,這隻是第一步。
為了讓常春藤本身具備防腐防蟲的功效,陳東又在每一根纖維上塗抹好鹽,等到晾乾以後,就能編成筐簍。
風乾了一下午,常春藤變成半乾狀態。
這時候就是最佳編織時機。
編筐編簍對於農家人來說,簡直是易如反掌。
陳東把所有藤條捋直,又裁成長短一致,從尾端開始一點點編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