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息凝神,全神貫注。
陳東兩手拿著火鉗子,小心翼翼地夾著坩堝,把鐵水沿著木頭的四周倒下去。
這是很原始的一體鑄模法,相當考驗技術水平。
這其中必須保持勻速,太快鐵水就滑下去了,太慢又擰成一團。
最關鍵的是,隻要開始就不能暫停。
所以從最開始,陳東就準備了足夠量的鐵水。
這麼大的重量,僅靠一把火鉗子夾著,手臂不可避免地顫抖,隻能靠毅力克服。
越是這樣,陳東越是佩服古代的匠人。
不容易啊!
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陳東終於把鐵水澆完了,而陳東的兩臂已經抬不起來了。
到了這時候才是最折磨人的。
現在沒辦法知道是否成功,必須靜置一夜,才能知道最後的結果。
……
一夜的休整,讓陳東恢複不少體力。
天一亮就往山上跑,滿心忐忑地開始脫模。
隨著陣陣敲擊,黃泥碎塊劈裡啪啦地脫落,銀白色的鐵皮露出一角。
這讓陳東突然覺得興奮!
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啊!
當所有的黃泥脫落,一根銀白色的柱子,赫然在山林中矗立。
鐵皮將樹包裹得嚴絲合縫,哪怕是黃豆粒大的樹疤也被包裹住。
這完全得益於那些薄薄的黃泥。
隻有這樣,才能做到如此貼合。
陳東仔仔細細地檢查一番,上下左右,沒有半點縫隙!
這就是一體鑄模的好處!
即便是插在水裡,最多是外部生鏽,內部絕不會被腐蝕!
而陳東堅持在黃泥裡摻粗沙,也正是因為這點!
粗沙能很好增加摩擦性,不但能減緩鐵水的流速,還更容易讓鐵水掛上去。
銀色的柱子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豐收的喜悅瞬間掃除所有疲憊。
雖說過程極其煩瑣,可也從根源上解決了大問題!
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有了第一棵樹的經驗,後麵就變得好辦了。
雖然還是一如既往地費時間,可精力上得到不少放鬆。
……
陳東的辛苦,都落在周晴眼裡。
還有十幾棵原木要處理,這就是要耗費十幾天的時間。
周晴理解不了他的技術,更幫不上什麼大忙,唯一能做的,就是打理好已經種下的麥苗。
陽光房幾乎全天被陽光籠罩,再加上其密封性特彆好,內部溫度可以恒定在20度左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