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手鋸,這一切都變得的簡單,隻需要沿著固定的圖案往下鋸,就能得到想要的形狀。
然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風扇葉必須很薄,厚度不能超過五毫米,否則容易轉不起來。
這就完全靠經驗了。
陳東把木樁側立起來,一手摁著木樁,一手拿著鋸子,每一次都要全神貫注,絕不能出現薄厚不一的情況。
隻要做出第一套,剩下的就好辦了。
一個小時的時間,陳東終於做出了第一套扇葉。
隨即,陳東把做好的扇葉做尺子,與其他樹樁並排擺放,隻要其他樹樁和他薄厚一直,那尺寸上就不會有偏差。
忙碌了一下午,一套完整的扇葉已經出現在陳東麵前。
隨即,他又在每一塊扇葉的連接處地挖出合適的孔洞,再用拇指粗的木栓插進去。
如此一來,風扇的基礎組裝算是完成了。
這第一套扇葉,陳東要擺在屋頂。
現在的屋頂上多了一層鐵皮,鐵皮與房頂中間的空隙,上下兩道屏障,會讓中間形成一個流動層。
原理上,和穿堂風是一樣的。
也就是說,這裡本來就有風,把風扇放在這個位置,可以讓風扇轉得更猛,以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上麵有反射層,下麵有空氣推動,這是最大程度阻隔熱量。
對於這一場旱災來說,當初的擋住房頂,隻能算是杯水車薪。
想徹底解決,就必須有散熱的功能。
對於這件事,陳東早就有了準備。
山裡是個天然大冰箱,哪怕是在三伏天,山洞裡的溫度也不會超過十度。
陳東最開始的想法是,全家乾脆躲到山洞裡。
可山洞陰氣大,潮氣重,時間久了肯定得風濕。
雖然不能進去,但是可以想辦法把涼風引出來,這樣就解決了散熱的問題。
轉頭,陳東鑽到了地下室。
地下室和山裡,本來就連著一條密道。
密道的走向也是陳東詳細計算過的,確保不會發生坍塌之類的問題。
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借著之前的坑道,繼續向內部擴張,儘量不破壞更多的山體結構。
去年冬天的時候,陳東就嘗試著往裡挖過。
再往裡就是岩石層,這也是讓陳東止步的位置。
這種石頭和其他的不一樣,常年在山體裡被潮氣浸泡,外麵濕裡麵硬。
想靠人力搞定,基本是不可能的。
唯一的辦法,就是小範圍爆破。
當初劉青天單獨批的化肥,還剩下不少,做炸藥的原材料倒是不缺。
隻是,需要很小心的控製火藥量。
這可跟當初在山上不一樣。
山上比較空曠,隻要計量好爆破位置就行,就算有一些偏差,也不至於要人命。
可現在是在家裡爆破,而且是在山腳。
哪怕是在幾十年以後,這種山下爆破也是高危作業,需要大算力的計算機反複核對。
山腳爆破有多危險,沒人比陳東更知道。
這一不小心,就是全家送命。
可如果不這麼做,全家老小都將暴露在烈日之下……
喜歡重生1959:進山打獵,開局救下女知青請大家收藏:重生1959:進山打獵,開局救下女知青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