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楊陽六年級之後,老楊和王秀琴就一直在琢磨著房子的事情。
老楊二人想法就是,要麼選擇距離四中近的房子,要麼選擇距離一中更近的房子。
楊陽知道二人的想法後,就一直惦記著,無論如何也要勸老楊和王秀琴在水木清華小區買房子。
現在的水木清華小區,雖然房齡新,格局好,但是因為周邊的配套設施不夠完善,而且距離一中、四中距離都不算近,地理位置比較雞肋,所以房價並不高。
但楊陽清楚的記得,再過一年的時間,新市長上任,就會決定修建新的市政府大樓,而新的市政府大樓就定在了水木清華小區附近。
所以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對小區周邊環境進行改造。
其中新修建的一座跨線橋,將水木清華到一中、四中的路程,由20分鐘縮短到5分鐘。
同時,教育局也將機關小學搬遷了過來。
從這之後,這個小區一下子就變成了涵蓋重點小學、中學和高中的頂級學區房,導致這個小區的房價飆升。
哪怕鶴市在20年後,因為幾萬元就能買房子而聞名全國,但是這裡的房價,都不會低於7000元一平。
但是現在市政府辦公樓和機關小學要搬遷的消息還沒有泄露,所以這裡的房價還沒超過450元一平。
這一天,楊陽又聽到王秀琴和老楊同誌又談論起房子的事情,感覺機會來了的楊陽,開始了勸說老楊買房的計劃。
他對著老楊二人說道:“爸,媽,咱現在就買一戶房子吧“。
”買房子?買啥房子?在哪買房子?“老楊疑惑的問道。
“我還有不到一個月就小學畢業了,通過單招考進四中一點問題都沒有,咱們買一個離四中和一中距離都不遠的,這樣我以後上高中之後,也不用再折騰了。”
“而且,如果現在不買,萬一新買的房子需要裝修,那時間會不會來不及啊“。
”也是啊,媳婦,要不咱們就買一戶?畢竟楊陽初中加上高中得6年呢,選一個位置居中的房子的確實可以。”老楊想了想對王秀琴說道。
老楊和王秀琴對於楊陽能考上四中和一中一點懷疑都沒有,所以王秀琴也認真思考起楊陽的建議。
“嗯,也可以看看,就是不知道哪個小區合適,房子貴不貴?”王秀琴猶豫著說道。
楊陽聽到王秀琴的話,正想將水木清華小區的事情說了出來的時候,突然意識到他沒辦法和王秀琴解釋他的消息來源,所以他趕緊將到嘴邊的話咽了回去。
幸好父母沒有發現他的異常,還在繼續研究著看房的事。
“那明天正好周六,咱們一起去找找唄。”老楊說。
“也行,那咱們明天就去看看“。
第二天一大早,老楊一家三口人就坐著公交來到了一中附近。
這個年代還沒有二手房網站和滿大街的房產中介。
所以想要買房或者租房,全靠牆上的小廣告和小區裡的熱心群眾。
“媽,咱們分開找人問唄,這樣能快點“,楊陽對王秀琴說道。
”行,那就分開吧,但是彆亂跑啊,半個小時後在這集合”。
實際上,楊陽裝模作樣的溜達了一圈,就回到了集合的地方,等著老楊他倆回來。
他提議分開找房子的目的,就是為了給自己的信息來源找一個合適的理由,不然很難解釋他是怎麼知道水木清華小區的。
半小時後,一家人集合,老楊和王秀琴都沒啥收獲。
他們倆打聽到的房子信息,不是距離另一所學校太遠,就是價格太貴,或者是小區太破舊,王秀琴都沒相中。
楊陽看時機成熟了,就對王秀琴說道:“媽,剛才有個阿姨和我說,北邊有一個水木清華小區,離一中和四中都不遠,房子挺新,房價還不高。”
“而且她還說,那邊馬上要一座橋,到時候離一中和四中就更近了,咱們去看看唄”。
王秀琴聽楊陽一說,也有點心動,當即說道:”行,咱們去看看”。
邊走邊打聽,走了一會,就到了小區裡麵。
王秀琴看到小區環境就相中了這裡。
三口人又開始向小區裡麵的熱心大媽打聽誰家賣房子。
正巧,一個大媽說她家隔壁單元的一戶人家,原來是一中的老師,因為調到三中去了,就準備賣房子呢。
按照大媽提供的地址,老楊三人敲響了這戶房子的房門,而且因為是周六,正巧家裡有人,老楊一家三口總算沒有白跑一趟。
這戶房子是三樓,四室兩廳三衛共188平,裝修得明亮素雅,看得出房主裝修的時候沒少花心思,在屋裡轉了一圈後,老楊一家三口更滿意了。
房主要價元,平均650元一平,要比小區裡其他房子的價格高一些。
楊陽看出王秀琴有點猶豫,楊陽偷偷的伸手拽了一她。王秀琴會意的裝作看房,和楊陽走到了一邊。
“媽,這戶房子不貴的,這是三樓,黃金樓層,看這樣子,當初裝修就沒少花錢。最重要的是裝修沒兩年,咱們不用再重新裝修,直接就能住進來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