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戰女性事跡的感染下,許多男子對女子“柔弱”的觀念徹底改觀。
那些曾經認為女子隻是在家相夫教子的男人們,如今滿是羞愧與敬佩。
他們看到了女子蘊藏的巨大力量,那是一種能在國難麵前撐起一片天的力量。
古代的百姓們,無論是未出閣的姑娘還是已為人婦的婦女,都被這些抗戰女性深深觸動。
姑娘們眼中閃爍著向往的光芒,她們不再滿足於傳統觀念中對女性的束縛,心中燃起了為家國貢獻力量的火焰。
婦女們坐在庭院中,一邊做著活計,一邊談論著。
“誰說咱們隻能圍著灶台轉?那些抗戰的姐妹給咱們做出了樣子。”李嬸眼中閃著光。
她們不再甘心被封建禮教這吃人的枷鎖禁錮,一種打破束縛的渴望如萌芽在心底呼之欲出。
每一個關於抗戰女性的故事都像春雨,滋潤著萌芽讓它茁壯成長。
在此刻,婦女們也感受到了自身價值的升華,“婦女也能頂半邊天”這句話如同春雷般在她們心中炸響。
……
明朝。
精致卻又壓抑的閨閣之中,月娘本過著千篇一律的生活。
她像一隻被金絲籠困住的鳥兒,每日對著雕花的窗欞做著女紅,每日默默忍受纏足之苦。
天幕的話語如同一記記重錘,敲打著月娘的心。
她看著自己正在被纏裹的腳,眼中第一次有了憤怒的火焰。
那是對這種殘害女性身體陋習的憤怒,更是對不公命運的反抗……
原本深埋在心中的自我覺醒意識,如破土而出的萌芽,迅速生長。
月娘決定反抗。
當她向家人說出不想再纏足的想法時,家人震驚了。
母親淚流滿麵,認為她違背了祖宗之法,父親則大發雷霆,斥責她不知廉恥。
月娘知道,僅靠言語無法改變家人的想法。
所以,她選擇不聽。
雖然不輕鬆,但總有人會走下去。
而這一幕發生在無數個位麵瞬間,無論是南宋還是元明,裹腳不應該束縛女性自由的雙腳。
女性思想的覺醒也在這一刻徹底爆發。
“——係統能量90。”
[我反對裹足,反對穿耳,我那時並不懂得什麼男女平等,隻知道同樣是人,媽媽早上替我裹腳,我可以晚上在被窩裡解開,我哭鬨著要上小學時便把所有的裹腳布一寸寸的撕掉了。那是我與封建社會作戰的第一聲。]
這段文字摘自作家謝冰瑩的《女兵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