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與劉備因為討要荊州的問題劍拔弩張,以呂蒙為將連下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大戰一觸即發,幸虧曹操於此時率主力西征漢中。”
“劉備麵臨著極大的威脅才與孫權議和,但自此孫劉聯盟也走向分裂的邊緣。”
“與劉備議和後,孫權興兵十萬再次征討合肥,惜字如金的《三國誌》以濃墨重彩的筆觸記錄了這一戰役。”
孫十萬閃亮登場!
“張遼的800勇士威震逍遙津,打的孫權灰頭土臉的回到了江東,張遼憑借此次戰役榮登五子良之首,使江東的孩子們聞其名而止泣。”
“而孫權自此喜提孫十萬的稱號,合肥成為了他永遠的噩夢。”
“公元219年,發生了另一件使孫權身價暴跌的事情,此時魯肅已經病逝,孫劉聯盟風雨飄搖,荊州守將關羽趁襄樊空虛之際發動了襄樊之戰。”
“孫權以關羽擅取湘關米為名,背叛孫劉聯盟命呂蒙出征荊州,呂蒙趁關羽不備白衣渡江兵不血刃的襲取了劉備統治下的荊州三郡,還擒殺了關羽。”
“不僅如此,向來鐵骨錚錚的孫權在此之後還派使者向朝廷進貢,作出示好的舉動。”
“無論是被張遼打出了陰影,還是荊州在戰略位置上是孫權勢在必得之地,總之後世對孫權的這一舉動和呂蒙拿下荊州的做法都嗤之以鼻。”
三國。
孫權久久呆立在原地,臉龐漲得通紅,額上青筋暴起,眼睛瞪得似要裂開。
待他回歸神來,他怒吼道:“此乃何等妖言,怎可如此汙蔑本王!?”
“十萬大軍對陣八百人,此等戰績實難置信,定是有人暗中使詐,妄圖亂我東吳軍心!”
魯肅麵露驚惶,顫聲道:“主公,這天幕之語來勢洶洶,雖荒謬至極,然恐已在將士與百姓間掀起波瀾。”
孫權憤然轉身,來回疾走衣袂帶風,“我東吳兒郎,個個勇猛無畏,本王亦精心謀劃,怎會有此等潰敗?”
“莫非那張遼有通天之能?還是說,其中有我江東未察覺之陰謀?”
張昭眉頭緊皺,憂心忡忡說道:“主公,當下之務,乃是先安軍心民心,此流言蜚語若不儘快平息,東吳恐生內亂。”
“平息?”孫權怒視張昭,“此等奇恥大辱之語高懸天際,讓本王如何平息?!”
確實。
十萬之眾,怎會敗於區區八百人之手?
荒謬,簡直太荒謬了!
張遼何人?
合肥何地?
他東吳十萬兒郎,皆為精銳,怎可能落得如此狼狽!?!
然而事實就擺在眼前,容不得眾人不相信。
彆說孫權不敢置信,另一邊的曹操和劉備更是目瞪口呆。
這是什麼騷操作?
天幕之上的彈幕區更是精彩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