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本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九世孫,因遵行漢武帝時期的推恩令,到了他父親劉欽這一輩,就隻能做一個濟陽縣縣令這樣的小官員了。”
zero:【推恩令,推到劉備這裡就隻能以編草鞋為生了。】
鉤吻:【推恩令是正確的】
於路路:【千古四大大陽謀推恩帝主父偃~】
badger:【推恩令要背後強權支撐,也就是拿刀逼著他們同意,隻不過這把刀隻嚇不砍。】
【溫水煮青蛙,各王侯有的是有見識的,沒兵權挾持,這幫人就會再次發動七王之亂,推恩令隻是手段相較柔和,沒有削藩名頭~】
墩沐好物:【姓劉的劉邦後人真是牛逼:劉秀,劉備,劉裕,都是猛人。】
“公元前5年,劉秀在陳留郡濟陽縣出生。”
“相傳在劉秀出生時有赤光照耀整個房間,就連屋子前都長出了小米,父親劉欽也因此給他起了秀這個名字。”
非正常人類研究中心:【怪不得我們那邊說稻穀抽穗都說秀稻子,原來是古漢語傳下來的哈哈。】
“公元3年,劉欽在南頓縣縣令時去世,年僅9歲的劉秀與兄妹便成了孤兒。”
“因為生活無依無靠,隻好被叔父收養,劉秀至此成為了一個普通的平民。”
星期一:【劉秀由叔父養著,叔父還是個縣令,其實,本來還算個貴族,隻是有點落魄!】
皖徽:【超級落魄,王莽改製了劉姓宗室,沒有好處了。】
星期一:【應該還比較富有!縣令古代稱縣太爺!還是從王繼承下來幾代,可能分的人有點多,可是那是個王的錢,大概率有田有錢!】
皖徽:【劉秀家裡的兄弟姐妹都是寄養在叔父家裡,太窮了,年輕的時候劉秀是流浪的,賣藥維生,打零工賺錢。】
深海的魚:【是真的嗎?之前我信,現在我不信,劉秀的平台始於宗族,始終是皇族子弟,擁有支持。】
【他也不喜歡種地,如果他喜歡種地,他怎麼走向反對權力,能推翻權力走向頂端,他絕對是一個不安於現狀的,怎麼喜歡種地?】
看著這層樓爭論,萬朝古人陷入沉思……
請問,這重要嗎?
重點不是他已經再次登頂巔峰了嗎?這難道還不是一種能力的表現嗎。
“此時西漢王朝日益衰敗,以太後王政君為首的王氏外戚集團獨攬了朝政大權,加上漢成帝專寵趙氏姐妹,從而形成了趙氏亂於內,外家擅於朝的局麵。”
“而我們的主人公從小不僅勤於農事,還經常藏匿亡命之徒,就連官吏也不敢上門過問。”
“公元9年,王莽廢孺子嬰為定安公,正式代漢稱帝稱王,建立了新朝。”
“西漢在曆經214年的統治之後正式滅亡。”
“等到劉秀20歲時便前往了長安,入太學學習,在上學的5年裡劉秀略通大義,並結識了鄧禹、朱佑等好友。”
“這二人也成為了鄧禹日後創業的基礎班底,後被列為雲台二十八將。”
“公元22年,因王莽推行的改革不切實際,又觸動了上至豪強,下及平民的利益。”
“加上天災不斷,中原赤地千裡,哀嚎遍野,各地紛紛爆發起義。”
“劉秀的兄長劉演傾身破產,交結天下豪傑,正式打出了複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的口號宣布起義。”
“而28歲的劉秀則處事極為謹慎,經過深思熟慮之後見天下確已大亂,方才在宛城起義與長兄劉演會眾起兵。”
“一年後,西漢宗室劉玄被綠林軍的主要將領擁立為帝。”
“劉演和劉秀雖然不滿,但迫於綠林軍人多勢大,又有強敵在前,隻能暫且同意。”
“劉演被封為了大司徒,劉秀則受封偏將軍,此舉大大震動了新朝。”
“王莽立即派遣各州郡精兵共42萬撲向昆陽宛城一線,力圖一舉撲滅這個新生的更始政權。”
王莽:“?”
42大軍,優勢在我才是……
怎會?難道真有什麼墜落?!
“麵對來勢洶洶的王莽軍隊,秀流率13名騎兵乘夜出城,四處搜集了1萬7千名精兵回救昆陽,以千餘精銳為前鋒反複猛衝,斬殺新軍無數士氣大振。”
“??!”
“隨後又以勇士三千人,迂回敵軍的側後方,偷渡昆水新軍大本營發出發出猛烈攻擊。”
秦·蒙恬:【666】
秦·韓信:【666】
漢·韓信:【42萬大軍,這都可以?】
“昆陽守軍也乘勢出擊,新軍一時大亂紛紛奪路逃命,互相踐踏積屍遍野,最終新朝號稱百萬大軍的主力覆滅於昆陽城下。”
“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也死於混戰之中,新莽政權土崩瓦解。”
劉邦滿意點點頭,“好好好!”
“這昆陽之戰,勝負難料,稍有差池,便是粉身碎骨。”
“但這劉秀,卻能冷靜布局,鼓舞士氣,以弱擊強,實在是令人欽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