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那位身著華麗法袍、麵容莊重的法師不緊不慢地從身後取出了一個精美的琉璃寶瓶。那寶瓶通體透明,宛如水晶一般晶瑩剔透,瓶內更是閃爍著絢爛奪目的七彩熒光,光芒相互交織輝映,仿佛蘊含著無儘的神秘力量和祥瑞之氣。
在場的人們見狀紛紛站起身來,自覺地排成一條長長的隊伍,每個人都懷著敬畏與期待之情,靜靜地等待著輪到自己上前接受法師的頭頂加持。終於,排在最前麵的那個人緩緩走到法師跟前,微微低下頭,法師則伸出右手,輕輕地將手掌握住寶瓶放在那人的頭頂上方,口中念念有詞,似乎在吟誦某種古老而神秘的咒語。片刻之後,法師收回手,示意此人可以退下,並讓其報出所屬的班彆。
接著,第二個人走上前來,重複著同樣的步驟。就這樣,一個接一個,隊伍有序地向前移動著。每一個人在接受完加持後,都會按照要求報上班彆,然後根據指示分彆站到相應的區域,形成一個個整齊的分隊。整個場麵莊嚴肅穆,卻又充滿了一種神聖而祥和的氛圍。。
隨著佛骨舍利開始發揮其神奇的作用,法會的儀式流程也正式啟動了。伴著焚香禮儀,隨即悠揚的梵音響起,法師唱誦《香讚》之聲如同天籟之音回蕩在空氣中:爐香乍熱。法界蒙薰。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嫋嫋香煙升騰而起,如夢如幻般交織成一幅美麗的畫卷。隻見在場的所有人都緊緊跟隨著法師那莊嚴肅穆的動作,無比虔誠地開始禮拜起來。他們的目光始終追隨著法師的一舉一動,不敢有絲毫懈怠。
在法師的引領下,大家齊聲祈請著諸佛菩薩慈悲庇佑,願這份祈求能夠穿越時空,抵達諸天神佛的耳畔。同時,也誠心誠意地禱告那些曾經結下冤仇的親人和債主的分化識神能夠親臨現場,監督並見證此刻所立下的誓言。希望通過這樣真誠的懺悔和發願,化解往昔的恩怨糾葛。
繼而,法師讀誦《佛說般舟三昧經》: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隻加鄰竹園中,與大菩薩,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天、龍、阿須輪、諸夜叉、迦樓羅、甄陀羅、摩睺勒等,無央數眾,一切都在大會坐。是時颰陀和菩薩,從坐起整衣服,長跪叉手白佛:“願欲有所問,聽者今當問。”
佛言:“善哉!恣汝所問,今當為汝說之。”
颰陀和問佛言:“菩薩當行何等法得智慧,如巨海攬萬流?雲何行,博達眾智所聞悉解而不疑?雲何行,自識宿命所從來生?雲何行,得長壽?雲何行,常在大姓家生,父母、兄弟、宗親、知識無不愛敬?雲何行,得端正顏好美豔?雲何得高才與眾絕異,智慧通達無所不包?雲何行,功立相滿自致成佛威神無量,成佛境界莊嚴國土?雲何行,降魔怨?雲何行,而得自在所願不違?雲何行,得入總持門?雲何行,得神足遍至諸佛土?雲何行,得勇猛如師子無所畏,一切魔不能動?雲何行,得佛聖性,諸經法悉受持,皆了知而不忘?雲何行,得自足離諛諂,不著三處?雲何行,得無掛礙,持薩雲若教不失佛意?雲何行,得人信?雲何行,得八種聲入萬億音?雲何行,得具足相好?雲何行,得徹聽?雲何行,得道眼睹未然?雲何行,得十力正真慧?雲何行,心一等念十方諸佛悉現在前?雲何行,知四事之本無?雲何行,便於此間見十方無數佛土,其中人民、天、龍、鬼、神及蠕動之類,善惡歸趣皆了知?所問如是,當雲何行?願佛說之,釋一切疑。”
佛告颰陀和:“善哉!汝所問多所過度,不可複計。汝所以能作是問者,汝乃前世過去佛時,所作功德,供養諸佛,樂於經法,守禁戒行清淨所致;常行乞食不就請,多成就諸菩薩合會,教語令棄眾惡,視一切悉平等所致;常有大慈大悲所致。汝功德不可複計。”
佛告颰陀和:“有三昧名十方諸佛悉在前立,能行是法,汝之所問悉可得也。”
颰陀和白佛:“願為說之。今佛說者,多所過度安隱十方,為諸菩薩現大明相。”
佛告颰陀和:“有三昧名定意,菩薩常當守習持,不得複隨餘法,功德中最第一”……
此時此刻,這個地方的每一個人心中都充滿了深深的敬畏之情。他們將自己的全部身心毫無保留地沉浸在了這場莊重而又神聖的法會當中。每個人都緊閉雙眼,雙手合十,用心去感受佛法的智慧和力量,期待著能夠從這次難得的經曆中獲得更多關於人生真諦、宇宙奧秘的啟迪與領悟。
“佛告颰陀和:“菩薩欲疾得是定者,常立大信,如法行之則可得也。勿有疑想如毛發許,是定意法,名為菩薩超眾行。……者,有行得者,是為證也。如是,颰陀和!欲得見十方諸現在佛者,當一心念其方,莫得異想,如是即可得見。譬如人遠出到他郡國,念本鄉裡家室親族,其人於夢中歸到故鄉裡;見家室親屬,喜共言語,覺為知識說之如是。”
佛言:“菩薩聞佛名字欲得見者,常念其方即得見之。譬如比丘觀死人骨,著前觀之,有青時、有白時、有赤時、有黑時,其色無有持來者,是意所想耳!菩薩如是持佛威神力,於三昧中立自在,欲見何方佛即得見。何以故?持佛力,三昧力,本功德力,用是三事故得見。譬如人年少端正著好衣服,欲自見其形,若以持鏡,若麻油、若淨水、水精,於中照,自見之。雲何寧有影從外入鏡、麻油、水、水精中不也?”
颰陀和言:“不也。天中天!以鏡、麻油、水、水精淨故,自見其影耳!影不從中出,亦不從外入。”
佛言:“善哉!颰陀和!色清淨故,所有者清淨。欲見佛即見,見即問,問即報。聞經大歡喜,作是念:‘佛從何所來?我為到何所?’自念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至。自念欲處、色處、無色處,是三處意所作耳!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自見,心是佛心,佛心是我身。心見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心有想為癡,心無想是涅盤。是法無可樂者,設使念為空耳,無所有也。菩薩在三昧中立者,所見如是。”
佛爾時說偈言:
“心者不自知,有心不見心;心起想則癡,無心是涅盤。是法無堅固,常立在於念;以解見空者,一切無想願。”……
喜歡求佛記請大家收藏:求佛記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