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該那樣啊!
夢境一轉,到了李治登基的時候。
李治是大唐的第三位皇帝,他登基後秉承遺訓,問百姓疾苦,了解地方政治,繼續奉行貞觀政策。
於朝政上,他招賢納諫,重用賢臣,勤政愛民,一日一朝,組織編纂律書《唐律疏議》。
並在京師設立常平署,控製糧價,使物價平穩,社會安定。
於軍事上,他派蘇定方大破西突厥,使之滅國。
後又遣劉仁軌於白江口大敗倭國軍,隨後滅百濟,攻占平壤,滅高句麗。
永徽年間,百姓富安,有貞觀之遺風。
李治當得起一句明君。
長孫皇後從夢中醒來,臉上都是淚水,目光卻漸漸清明起來。
腦海裡有關未來的記憶一點一點消散,最後,她隻知道,肚子裡這個孩子,將來會成為一個好皇帝。
在孩子們還沒長大時,她就離開了。
那以後,她的兒女們大多都沒落得一個好結果。
就連長孫一族也敗了。
長孫皇後深吸一口氣,此時此刻她深知,她要好好保重身體,不能早死。
夢裡陛下沒有好好引導太子,她得好好盯著。
夢裡孩子們爭權奪勢,她也得好好防著。
她不能死,長子承乾需要她,次子青雀也需要她,陛下和長孫家都需要她。
至於肚子裡的孩子……
皇後有些猶豫。
若是長子沒有走彎路,他也會是個好皇帝的。
畢竟,大唐前頭兩任皇帝都不是昏君,貞觀年間大有作為,也會給後麵的繼位者打好基礎。
她不信傾儘整個王朝的資源培養出來的太子,會是一個廢物。
明明那孩子在現在這個年紀,就已經被重臣們讚不絕口了,就連她的大兄長孫無忌都說過,若是不出意外,這對父子可保天下百年太平。
長孫皇後心中做出了決定。
她要傾儘全力,將長子帶回正道,為他搏一個錦繡前程。
還要讓孩子們相親相愛,相互扶持,有個好結局。
想到這裡,她的腦子裡浮現出袁圓崽兒的樣子。
那個孩子,或許就是皇家父子兄弟感情的紐帶。
第二日,李承乾來立政殿請安,發現阿娘看他的目光有些奇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