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勒個去,嚇死我了。”
馬文斌聽他這麼一說,懸著的心總算放了下來。欣喜地指著筐裡的野菜說道:
“哎呀,趙同誌,您二位今天可是來著了。
看這裡麵除了莧菜、婆婆丁、灰菜、薺菜,還多了折耳根。這玩意涼拌、煎炒、煲湯、泡水喝都可以,好處多著呢。
還有這厚墩墩、油亮亮穿心蓮,還可預防流行性感冒呢。
你們公安乾警老在外奔波,常吃這個,保證不愛得病。”
趙鵬飛顯然對馬文斌的介紹十分滿意,一麵擺弄著筐裡的野菜,一麵吩咐同來的李誌對照著木牌記錄。口裡還不忘誇獎道:
“看來你這個小同誌還蠻博學的嘛,好啊,如果人人都像你這樣乾一行愛一行,老百姓就可提前奔小康了。”
說完,拍了拍馬文斌的肩膀:
“就衝你這頭腦,這些野菜我全要了。如果局裡的同誌們愛吃,我讓你天天送。不過雖說是公家的買賣,這價錢還是要講一講的。”
“這個自然,我賣彆人一毛錢一大碗,一大碗相當於一兩,也就是一塊錢一斤。您若都要,我算您八毛錢,您看如何?”
馬文斌本想說出七毛,不過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他看得出這個趙同誌是個乾實事的,沒準還會往下壓價,因此,就多報了一毛。
果然,趙鵬飛聽完價格,連連擺手:
“不行,八毛太貴,最好的雞蛋才五毛一斤。我給你六毛五,行,就給我送局裡去。”
馬文斌一合計,這三筐野菜少說也有三百多斤,這一下就能收入近二百元,小梅知道還不樂巔了。
不過他心裡雖然這樣想,麵上還是故作為難地說道:
“行吧,我就吃點虧,給您二位送去。”
於是彎下腰剛要搬筐,一眼瞥見了那壇子大醬,頓時又有了主意:
“那個馬同誌,這野菜蘸醬最爽口了。
您看,我這壇醬是今年春季新下的,全是挑上好的豆子做的,每一口都是家鄉的味道。”
“嗯,‘每一口都是家鄉的味道。’這詞說得好啊!這又是咋個賣法?”
趙鵬飛滿意的望著馬文斌,問道。
“這是一個十斤的壇子,城裡的大醬二毛一斤,那味道與咱自己下的醬沒法比。我也不多朝您要,您給四毛得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