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征調吳三桂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軍閥化的苗頭,他不得不防。
他可不想像曆史上的崇禎一樣,將從全國征集來的糧草大都最終喂給了這些軍閥,並最終成了征服漢地的急先鋒。
“好,讓人留意他們在京中的舉動!”
“是,皇爺!”
在京中安頓好家人後,在兵部換完將印的祖大壽,帶著兄弟子侄出朝陽門,帶著留在城外的軍隊繼續朝京城西北麵的大同鎮陽和衛趕去。
陽和衛的衛城是位於宣府與大同之間靠近邊牆的一個不大不小的城池,同時也是高山衛的衛城,而這也是後來陽高縣的名字由來。
陽和衛城不僅是兩衛的衛城,還是宣大總督府的駐地,節製著宣府、大同與山西三鎮的軍務。
在抄完宣府鎮張家口堡的賣國奸商後,孫承宗馬不停蹄地隨著周遇吉一起前往大同抄拿了剩下的賣國奸商。
而此時的孫承宗,已經抄完大同鎮的奸商,回到了陽和衛城的總督府內。
自從與皇帝會麵後,來到宣大的孫承宗便一直在關注北麵的喀喇沁與土默特的局勢變化,知道了發生在趙城的蒙古左右翼大戰。
但在趙城之戰前,孫承宗就已經向歸化城派出了使者,提前表達了大明的善意。
這不,在趙城戰敗後,順義王卜失兔在河套繼續敗給虎墩兔後,便帶著土默特部民繞過河南地,來到了大同西麵邊牆外的兔毛川一帶停留。
再次遭到虎墩兔的驅趕後,繞著大同西北麵的邊牆來到了大同鎮城至陽和衛城邊牆外的禦河源駐牧。
當虎墩兔再次過來驅趕土默特的時候,無力與虎墩兔野戰的孫承宗,不得不做主將土默特殘部放進了邊牆內。
等虎墩兔撤軍後,孫承宗便將這些土默特殘部安置在了大同鎮邊牆外的禦河源駐牧。
麵對損失慘重的現狀,以及大明的雪中送炭,順義王卜失兔在孫承宗提出招降的條件後,他毫不猶豫地同意了大明對他們的招降。
氣節?
不存在的!
在部族的存亡麵前,什麼都不是!
孫承宗要求一起出兵對付虎墩兔?
這還用要求嗎?
虎墩兔搶了他們世代駐牧的草場,都不用大明的要求,他們都必須要和虎墩兔乾起來!
雖然他明明知道大明是在利用他對付虎墩兔,但他能拒絕嗎?有必要拒絕嗎?
所以,在以前看起來很過分的招降條件,對於此時的順義王卜失兔與土默特部來說,都不是問題。
隻要能收回黑河和河套的草場,去京城給大明皇帝陛下跳舞,他眼睛都不帶眨一下。
而朱由校將祖大壽調到大同鎮,除了避免曆史上的遼西軍閥再次出現,也是為了加強大同鎮的漢軍騎兵實力,畢竟祖大壽手下可是有一支單兵戰力並不輸建奴多少的騎兵,也就是曆史上多次被提及的關寧鐵騎。
對付建奴可能夠嗆,但對付虎墩兔,應該還是很輕鬆的。
喜歡明末,重生朱由校嚇壞崇禎請大家收藏:明末,重生朱由校嚇壞崇禎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