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原材料還是成品,或者是農產品等等,隻要把這種統計方式形成網格,並能夠籠罩朝廷的實際控製區域。
那麼所有商業活動都將會被統計在冊。
到時候誰想再偷稅漏稅,那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至於因此而興起的走私行業。
底層的參與者可以不用掉腦袋,因為很多人也是為了找份活乾混口飯吃。
其中管事的人以及背後牽扯到的地方豪強,還有貪官汙吏等等。
那就必須進行嚴懲,該殺的就殺,該抓去挖礦的就抓去挖礦。
所以現在的新稅收政策,雖然推行下去並沒有那麼順利,但是朱慈烺卻一點都不擔心。
朱慈烺現在著急的反而是教育改革和人才培養問題。
就比如說要全麵搞統計工作,這就需要大量的相關人才。
沒有可靠可用的人手的話,這些政策就執行不下去。
所以朱慈烺決定不再等下去了。
要立刻著手教育和科舉改革……
……
心裡麵有了決定之後。
朱慈烺在最初的草案上又填充了一些內容,做了一些改動。
到了次日早上開朝會的時候。
各位大臣彙報完了日常工作。
朱慈烺:“各位愛卿,科考方案已經公布了一段時間,除了儒學之外,其他需要科考的內容也已經公布。
反響如何,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前路多艱,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停止前行。因此、朕決定對教育製度和內容做出改革,各位愛卿以為如何?”
“皇上英明……”文武大臣齊聲喊道。
因為大家都習慣了這種情況了。
朱慈烺有什麼新的改革措施,往往是自己在朝堂上提出來,根本不需要借助他人之口。
不像彆的皇帝要搞個什麼改革,往往還要迂回一下,由彆的大臣先提出來。
大權在握的朱慈烺卻不需要這一套。
在君權與臣權的較量之中,朱慈烺占據了壓倒性的絕對優勢。
當然是怎麼辦事效率高就怎麼來。
而文武大臣對於朱慈烺剛才說的這些。
當初決定作出科考內容的改革時,他們就知道了早晚會有這一天。
本著打不過就加入的原則。
文武大臣知道反對也沒用,那就隻能選擇支持了……
朱慈烺接著說道:“很好,看來各位愛卿也有銳意進取之心,窮則思,思則變,因時應勢而為之,方能解決實際之問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